[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肠梗阻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28597.2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4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银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银山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1/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杨洪婷 |
地址: | 650118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肠梗阻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肠梗阻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分歧部、吸引管、后球囊、前球囊、诱导子,所述吸引管两端分别连接分歧部和诱导子,所述后球囊和前球囊分别设置于分歧部与诱导子之间的吸引管管身,所述吸引管的管身设置有螺旋结构;本实用新型肠梗阻导管可以更加快速顺利的到达肠梗阻部位,缩短了置管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管,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肠梗阻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在肠道中正常流动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统称为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排便及排气停止等症状。肠梗阻导管现在已经成为针对粘连性肠梗阻不进行外科性治疗,用保守性疗法积极地对肠梗阻进行改善和解除的不可缺少的导管。临床上有两种肠梗阻导管类型:经鼻型和经肛门型;肠梗阻导管的置入通常为X线下直接放置和消化内镜下辅助放置两种方法,但都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尤其是在 x线下插管,有50%左右的病人,在导管通过胃底进入胃体和经过胃窦部进入十二指肠这两个环节费时过长,还有一些病人无法置入成功。
其中,经鼻型肠梗阻导管一般是由导管配合导丝组成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套件使用,使用时将套件经鼻腔放入患者胃部,再经胃部的幽门进入十二指肠以及下消化道。医护人员在置管过程中,根据幽门所处人体的特殊位置,最大的难点就是导管如何快速的通过胃部的幽门。目前市场上的导管前端都设置有前导子以引导导管更加快速的通过幽门,前导子由于本身的结构特点还会随着肠道的蠕动而前进,前导子虽然使得导管通过幽门的速度有了一定提高;但是整个导管大部分管身是光滑的,置管时基本完全依赖前导子,置管时间还是相对较长,当遇到黏稠物等阻碍时,通过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肠梗阻导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肠梗阻导管,包括分歧部、吸引管、后球囊、前球囊、诱导子,所述吸引管两端分别连接分歧部和诱导子,所述后球囊和前球囊分别设置于分歧部与诱导子之间的吸引管管身,所述吸引管的管身设置有螺旋结构。
进一步,所述螺旋结构包括螺旋管道,所述螺旋管道部分嵌入吸引管的管身以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螺旋管道位于后球囊与分歧部之间的部分嵌入吸引管的管身外壁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螺旋管道位于后球囊与诱导子之间的部分嵌入吸引管的管身内壁以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诱导子的导管外壁开设有若干环形凹槽。
进一步,所述诱导子导管外壁上的环形凹槽的两侧槽壁外缘倒圆角。
进一步,所述诱导子的端头开有腰型开口,所述腰型开口将诱导子的端头分割成多块叶片。
更进一步,所述诱导子的端头靠近前球囊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诱导子的端头叶片一一对应。
更进一步,所述诱导子的端头叶片的端部为光滑的圆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吸引管管身设置螺旋结构,增加导管随肠道蠕动前行时的摩擦力,加快置管过程;由于是螺旋结构,当医护人员主动推进导管时,阻力小,不会因此对病人造成痛感。本实用新型肠梗阻导管可以更加快速顺利的到达肠梗阻部位,缩短了置管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及时有效缓解肠梗阻症状,尤其是对急性肠梗阻的治疗,可以快速降低肠腔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缓解肠壁水肿。肠梗阻术前使用肠梗阻导管引流可为手术赢得充分的准备时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银山,未经杨银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8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打开且防渗水的客车顶窗
- 下一篇:一种电动感应洗发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