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簧操动机构用的联动式防漏合掣子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31313.5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8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马越星;刘晓维;马博;王朝兵;董庆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得瑞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40 | 分类号: | H01H33/40;H01H33/38;H01H33/42;H01H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机构 联动 防漏 合掣子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输变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弹簧操动机构用的联动式防漏合掣子,壁板通过螺栓固定有分闸电磁铁,分闸电磁铁与杠杆连接;杠杆嵌入一级掣子上,一级掣子一端搭接有扭簧一端,扭簧套装在扭簧轴上,扭簧另一端搭在第三螺栓上;一级掣子内嵌装有第一轴承,螺轴拧在壁板上,一级掣子装在螺轴上;一级掣子分别通过轴承和销轴分别与中间连杆和叉形旋转掣子连接;中间连杆下端与开槽连杆的长孔端用第三轴销铰接,开槽连杆的另一端与联动拐臂及拉簧用第四轴销铰接;拉簧另一端挂在第二螺栓上,第二螺栓拧在壁板上。本实用新型中联动式防漏合掣子装置是从原理上解决了漏合问题,合闸锁定无需任何强制动作,自然完成合闸锁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输变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操动机构用联动式防漏合掣子。
背景技术
目前,弹簧操动机构是高压输变电领域的重要设备,是高压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压断路器的合分闸操作是通过操动机构来实现的。弹簧操动机构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原理直观、维护少等特点,适合在高压断路器上大量使用。现有应用于高压断路器的弹簧操动机构普遍存在“合后即分现象”,即合闸位置锁不住的隐患,也称漏合现象,尤其是大功率弹簧机构因锁扣掣子级数多,各级掣子同一瞬间在同一极短时间内相继动作完成扣合锁定,从原理上讲是非常困难的,而此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事必严重影响了弹簧机构的安全可靠运行。随着国家电力系统的发展,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加,传送电压不断增高,断路器技术的进步急需大功率的弹簧操动机构,国家电网运行更需要一种分合闸锁定可靠、机械特性稳定,输出功率大的新型弹簧操动机构。自有弹簧机构史以来,漏合(合后即分)一直是该种机构的致命的顽疾,合闸锁扣只能靠分闸掣子强制快速动作来完成。稍有殆慢即出现漏合,因而给断路器的运行带来很大的危险(非全相合闸)。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弹簧机构在操作过程中,稍有殆慢即出现漏合,容易给断路器的运行带来很大的危险。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漏合缺陷至今国内外尚未彻底解决,仍然是弹簧机构的一个技术空白。尤其对于550kV断路器,漏合问题不彻底解决将无法安全使用弹簧操动机构于该产品上。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本实用新型可使弹簧操动机构可靠地应用在超高压断路器上,一是防止因漏合引起的断路器合分时间不够,造成压气缸回气不足,漏合分闸后不能灭弧致开断失败而发生爆炸之后果。二是如果漏合开关还要再次去合闸,而每次合闸都将对电网产生过电压,多一次合闸电网设备就多受一次过电压威胁。三是漏合使电网不能输电,从而造成用电客户的大量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簧操动机构用联动式防漏合掣子。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弹簧操动机构用联动式防漏合掣子,所述弹簧操动机构用的联动式防漏合掣子设置有壁板;壁板通过螺栓固定有分闸电磁铁,分闸电磁铁与杠杆连接;
杠杆嵌入一级掣子上,一级掣子一端搭接有扭簧一端,扭簧套装在扭簧轴上,扭簧另一端搭在第三螺栓上;
一级掣子内嵌装有第一轴承,螺轴拧在壁板上,一级掣子装在螺轴上;一级掣子分别通过轴承和销轴分别与中间连杆和叉形旋转掣子连接;
中间连杆下端与开槽连杆的长孔端用第三轴销铰接,开槽连杆的另一端与联动拐臂及拉簧用第四轴销铰接;拉簧另一端挂在第二螺栓上,第二螺栓拧在壁板上;
联动拐臂通过第六轴销与连杆铰接,连杆通过第七轴销与支撑拐铰接;支撑拐臂内套装轴承,将轴装在壁板上,支撑拐臂装在轴上;
中间连杆分别通过中间轴销与叉形长连板和叉形短连板连接,叉形短连杆的通过第五轴销与支撑拐臂铰接。
进一步,所述叉形旋转掣子嵌入第二轴承,第一阶梯轴和第二阶梯轴分别装在第二轴承上,第二阶梯轴装在壁板上,第一阶梯轴装在支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得瑞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得瑞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13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壳体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空冷器的高效环保进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