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加工用的电解液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31660.8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1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贾永德;刘敏;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聚亿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彭红艳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工用 电解液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解加工用的电解液循环装置,包括工具阴极、电解液注入装置、支撑台、电解液箱和用于驱动阳极夹具旋转的第一驱动器;工具阴极和待加工件之间具有间隙,电解液箱的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进液口,支撑台上设有与进液口相匹配的第一通孔;工具阴极的上表面设有上导流板,下表面设有下导流板;下导流板包括平面板和圆柱形的中空弧形板,平面板中部设有第二通孔,间隙、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弧形板和进液口相连通,形成电解液通道;电解液注入装置的输入口通过管道与电解液箱的内部相连通,且该管道上还设有增压泵。通过本装置,能有效解决加工效率低和电解液导流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解加工用的电解液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加工又称电化学加工,其基本原理是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阳极溶解。电解加工时,待加工件接电源的正极、工具接负极,两极之间保持较小的间隙,具有一定压力的电解液从间隙中流过,阳极待加工件的金属逐渐被电解腐蚀。随着工具阴极相对工件阳极不断进给,待加工件表面不断被电解,电解产物被间隙中高速流动的电解液带离加工区域,直至待加工件的表面加工完成。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授权公告号为CN104339044B,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02月01日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解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器设置初始加工间隙、加工电压及电解液注入之频率与流量;将工件阳极安装在电解槽中,控制器控制驱动台移动电解槽以对工件阳极进行初定位;将工件阳极与脉冲电源电性连接,驱动件驱动工具阴极使其位于预定加工间隙中;启动抽液泵,将电解液以恒定压力输送至电液伺服阀中;控制器控制驱动件带动工具阴极于加工间隙中上下往复运动,且控制器控制电液伺服阀以控制器设定的频率与流量对工具阴极注入所需的电解液,以使工件阳极加工区内的液压维持稳定。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加工效率低和电解液导流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解加工用的电解液循环装置,能有效解决加工效率低和电解液导流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解加工用的电解液循环装置,包括机床,机床上设有工具阴极、用于夹持待加工件的阳极夹具和驱动工具阴极左右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工具阴极和待加工件之间具有间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解液注入装置、支撑台、电解液箱和用于驱动阳极夹具旋转的第一驱动器;电解液箱的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进液口,支撑台位于电解液箱的上方,且支撑台上设有与进液口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电解液注入装置的输出口位于上部的间隙中,所述工具阴极的上表面设有上导流板,下表面设有下导流板;所述下导流板包括平面板和圆柱形的中空弧形板,所述平面板中部设有第二通孔,平面板的四周位于工具阴极与支撑台之间,所述弧形板一端与第一通孔的外壁相连,另一端竖直向下伸入第一通孔和进液口内,所述间隙、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弧形板和进液口相连通,形成电解液通道;所述电解液注入装置的输入口通过管道与电解液箱的内部相连通,且该管道上还设有增压泵。
所述电解液箱内至少设有两个活动连接的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包括方形的第一骨架和位于第一骨架围合空间内的过滤网,第一骨架顶部设有外凸的卡块,第一骨架的侧边设有滑条,所述电解液箱的顶部设有与过滤件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的条形槽,且条形槽的尺寸小于卡块的尺寸,电解液箱的内壁设有与滑条相匹配的滑槽。
所述卡块与条形槽之间设有密封件。
所述第一骨架的围合空间内还设有第二骨架,所述过滤网位于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围合的空间内,第二骨架围合形成空腔,过滤件上的空腔位置彼此相错。
还包括搅拌装置和驱动搅拌装置旋转的第二驱动器,所述搅拌装置位于电解液箱的内部,所述第二驱动器位于电解液箱的外部,第二驱动器的驱动轴穿过电解液箱与搅拌装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聚亿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聚亿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16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厚混凝土墙阳角模板的加固构造
- 下一篇:一种春砂仁种植用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