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焚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32558.X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8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荣;时正海;王海涛;高洪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33 | 分类号: | F23G5/033;F23G5/44;F23L15/04;F23J15/02;F23C9/00;C02F11/1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地址: | 10003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污泥 焚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包括湿污泥仓、快速气流床污泥干燥机、初级打散破碎器、二次打散破碎器、风室、旋风分离器和煤粉锅炉,其中,湿污泥仓的出料口连接快速气流床污泥干燥机上的污泥进料口;快速气流床污泥干燥机的出料口连接旋风分离器的进料口;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干污泥出口经过输煤系统连接煤粉锅炉的进料口;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乏气出口连接煤粉锅炉的烟道内布置的除尘器;所述污泥进料口处设置有初级打散破碎器;所述快速气流床污泥干燥机的底部设置有风室,所述风室上的进风口连接煤粉锅炉烟道上的高温烟气出口;所述风室的底部设置有二次打散破碎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污泥干化系统存在的系统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大、电耗高、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锅炉耦合生物质利用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焚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量日益增加,与之对应的是污水处理的衍生物——城市污泥的产生量日益增加。2015年全国城市污泥年产生量达到5000万吨,若算上工业污泥,其总量达到城市生活垃圾水平。大量城市污泥合理环保的处理需求日益增长。结合中国国情,基于燃煤机组焚烧的污泥处理是最为环保有效的处置方式。
现阶段污泥无害化处置方式,因是否干化、干化程度、干化介质、接触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差别而各有不同。例如,循环流化床锅炉可借助其燃料适应范围广的特性直接掺烧一定比例的城市污泥,无需干化处理。而先存量更大的煤粉锅炉,由于其燃烧系统的特殊性,需要将污泥干化并磨碎成粒径合格的干污泥才能与原煤一并入炉焚烧或单独入炉焚烧。污泥干化处理主要采用烟气或蒸汽作为热源,进行不同程度的干化,再送入燃煤锅炉焚烧。虽能较好地完成污泥干化焚烧任务,但污泥干化系统不同程度地存在系统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大、电耗高、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寻求更加高效低耗的污泥干化与焚烧装置,显得较为紧迫,也是对现有干化技术领域的重要补充。
结合煤泥干燥与褐煤提质等项目的研究经验,更新了适应于城市污泥破碎与干燥的快速气流床装置,集合气力分选技术在快速气流床干化器中一并实现污泥的破碎、干化与分离,并设计了干污泥与乏气送入锅炉焚烧并处理的不同路径,该工艺对于扩宽现阶段的污泥干化技术,增加行业技术积累,具有积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污泥干化系统存在的系统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大、电耗高、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包括湿污泥仓、快速气流床污泥干燥机、初级打散破碎器、二次打散破碎器、风室、旋风分离器和煤粉锅炉,其中,湿污泥仓的出料口连接快速气流床污泥干燥机上的污泥进料口;快速气流床污泥干燥机的出料口连接旋风分离器的进料口;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干污泥出口经过输煤系统连接煤粉锅炉的进料口;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乏气出口连接煤粉锅炉的烟道内布置的除尘器;
所述污泥进料口处设置有初级打散破碎器;
所述快速气流床污泥干燥机的底部设置有风室,所述风室上的进风口连接煤粉锅炉烟道上的高温烟气出口;
所述风室的底部设置有二次打散破碎器。
优选地,所述污泥进料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污泥进料口沿快速气流床污泥干燥机的筒体的圆周方向均布;所述每个污泥进料口的进口处设置有一个初级打散破碎器。
优选地,所述快速气流床污泥干燥机的内腔上还设置有防堵格栅,所述防堵格栅布置在污泥进料口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风室的上方设置有布风板;所述布风板上设置有风帽。
优选地,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干污泥出料口连接闭风卸料器的进料口,所述闭风卸料器的出料口连接干污泥仓的进料口;所述干污泥仓的出料口经过输煤系统连接煤粉锅炉的进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25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