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臂环以及智能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33787.3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4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程二亭;姚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益同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A44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王卫忠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及 智能 穿戴 设备 | ||
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一种臂环以及智能穿戴设备,臂环包括自适应带以及多个智能模块,所述自适应带两端具有能进行首尾连接的连接部,以形成用于佩戴的环形;所述自适应带形成有多个分别对应于所述智能模块的固定位,以此可拆卸地固定多个所述智能模块;多个所述智能模块的第一表面设有信号采集端子,以采集生理信号。如此,自适应带可以整体更换,而各智能模块也可以快速更换其中任意一个,是一种模块式结构方案,可以进行灵活的组合、装配以及更换,便于产品的生产、物流、使用以及售后等环节进行部件分装、装配、拆卸以及更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臂环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臂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智能臂环产品均采用软性连接结构,通过弹性松紧方式佩戴在小臂位置。
然而,现有臂环结构多是采用柔性带与智能模块固定连接,若柔性带损坏或智能模块故障,则无法再继续使用。另一方面,臂环中一般会配置多个智能模块,若其中一个故障也将导致整体损坏,再一方面,假如其中一个模块还有其他版本的功能扩展模块,也无法进行快速替换升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各部件间采用可拆卸方式装配连接的臂环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臂环,包括自适应带以及多个智能模块,所述自适应带两端具有能进行首尾连接的连接部,以形成用于佩戴的环形;所述自适应带形成有多个分别对应于所述智能模块的固定位,以此可拆卸地固定多个所述智能模块;多个所述智能模块的第一表面设有信号采集端子,以采集生理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自适应带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以及卡紧件,所述第一带体与所述第二带体之间形成多个所述固定位,两个相邻所述固定位之间设一个所述卡紧件;所述卡紧件向内收紧所述第一带体与所述第二带体,以此在两个所述卡紧件之间收紧为一个所述固定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卡紧件包括主体、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端分别从外侧卡在所述第一带体与所述第二带体上,所述主体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端之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凸条式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端位于同侧,以及/或者,所述加强筋位于与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相反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多个所述智能模块包括壳体与装配式盖体,所述盖体连接于背对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以过盈配合方式装配固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多个所述智能模块两端设置有卡接部,而所述自适应带对应所述卡接部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智能模块通过所述卡接部卡接固定于所述自适应带的卡接结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卡接部包括顺所述自适应带延伸方向的固定槽以及固定槽内的卡凸或卡凹,所述自适应带面向卡凸或卡凹设置有用于匹配定位的卡槽或卡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智能模块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卡接固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多个所述智能模块包括主控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臂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益同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益同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37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工业除尘用除尘装置
- 下一篇:曲线灌浆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