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驱动的凝液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35428.1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05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彭军华;李勇;徐俊峰;楼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5/08 | 分类号: | F01D15/08;F28B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葛燕婷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驱动 提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驱动的凝液提升装置,包括凝液收集罐、蒸汽型疏水泵、液位变送器,蒸汽型疏水泵包括泵体、浮球、杠杆机构、弹压机构、动力源接口,泵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浮球与杠杆机构连接,杠杆机构通过弹压机构与动力源接口连接,动力源接口与蒸汽装置连接,蒸汽型疏水泵的进水口与凝液收集罐的出水口连接,蒸汽型疏水泵的出水口与凝汽器的进水口连接,液位变送器与凝液收集罐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蒸汽驱动的疏水泵,将凝液收集罐中的汽轮机疏水间歇性的泵入凝汽器中,凝液收集罐中的水位由液位变送器监测,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此结构相对于电动泵来说,具有节能、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向排汽的凝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驱动的凝液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轴向排汽的凝汽器由于布置高度与汽轮机同平台,因此汽轮机疏水不同于常规下排汽汽轮机,不能靠重力的作用自然疏水至凝汽器,因此需要动力源将疏水打至凝汽器,动力源一般有两种:电动和蒸汽驱动。电动驱动存在耗能较高、运行不稳定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驱动的凝液提升装置,采用了蒸汽驱动的疏水泵,将凝液收集罐中的汽轮机疏水间歇性的泵入凝汽器中,凝液收集罐中的水位由液位变送器监测,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此结构相对于电动泵来说,具有节能、稳定性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驱动的凝液提升装置,包括凝液收集罐、蒸汽型疏水泵、液位变送器,所述蒸汽型疏水泵包括泵体、浮球、杠杆机构、弹压机构、动力源接口,所述泵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浮球、所述杠杆机构、所述弹压机构、所述动力源接口置于所述泵体内,所述浮球与所述杠杆机构连接,所述杠杆机构通过所述弹压机构与所述动力源接口连接,所述动力源接口与蒸汽装置连接,所述蒸汽型疏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凝液收集罐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蒸汽型疏水泵的出水口与凝汽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液位变送器与所述凝液收集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型疏水泵还包括泵盖,所述泵盖安装在所述泵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型疏水泵还包括垫圈,所述泵盖通过所述垫圈安装在所述泵体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驱动的凝液提升装置,包括凝液收集罐、蒸汽型疏水泵、液位变送器,蒸汽型疏水泵包括泵体、浮球、杠杆机构、弹压机构、动力源接口,泵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浮球、杠杆机构、弹压机构、动力源接口置于泵体内,浮球与杠杆机构连接,杠杆机构通过弹压机构与动力源接口连接,动力源接口与蒸汽装置连接,蒸汽型疏水泵的进水口与凝液收集罐的出水口连接,蒸汽型疏水泵的出水口与凝汽器的进水口连接,液位变送器与凝液收集罐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蒸汽驱动的疏水泵,将凝液收集罐中的汽轮机疏水间歇性的泵入凝汽器中,凝液收集罐中的水位由液位变送器监测,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此结构相对于电动泵来说,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节能、稳定性好的优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蒸汽驱动的凝液提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型疏水泵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凝液收集罐;2、蒸汽型疏水泵;3、液位变送器;31、泵体;32、泵盖;33、垫圈;34、浮球;35、杠杆机构;36、弹压机构;37、动力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5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组件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包覆层脱落介入导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