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持减震的微震监测系统地下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37636.5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1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庞聪;吴涛;江勇;廖成旺;丁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减震 监测 系统 地下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持减震的微震监测系统地下保护装置,涉及一种微震监测系统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护壳(10)、底座(20)、固定支架(30)、螺栓(40)和螺母(50);从下到上,底座(20)和固定支架(30)连接,通过螺栓(40)和螺母(50)将底座(20)和保护壳(10)旋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①轻便小巧,便于携带;②安全性好,具备减震、密封功能,可降低微震监测系统被破坏的风险;③适用于微震监测、强震动观测、土木结构振动入侵预警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震监测系统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支持减震的微震监测系统地下保护装置。此种保护装置密封性较好,携带方便,可减少其受地震水平剪切力的危害,能够为强震动观测、微震监测和土木工程结构振动入侵预警等提供轻便、安全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微震监测系统在地下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减少地震、地下流体、人工作业等因素的影响,通常需要长久设置稳固且耐腐蚀的圆柱形或圆台形保护装置。现有的微震监测系统地下保护装置存在减震性能较差的问题,经地下安装布设完成后将会长期保持静置,但在面临较大地震动事件的水平剪切破坏毫无办法,可能导致微震监测系统装置被横向破坏,这给微震观测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支持减震的微震监测系统地下保护装置;此保护装置有一定密封性,并在水平向提供一定的减震效果,装置轻便可靠,经济实惠,保证地下观测作业的长期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护壳、底座、固定支架、螺栓和螺母;
从下到上,底座和固定支架连接,通过螺栓和螺母将底座和保护壳旋紧连接。
工作机理:
将6个双向弹簧球块与保护壳底部的6个减震支架一一对应套接,然后放置在底座的弹簧块扇环轨道中,并利用螺栓和螺母将保护壳旋紧固定在底座上;
一旦出现较大的地震动,在保护装置附近产生较大的水平向剪切波时,保护装置将会借由圆周放置的双向弹簧球块产生一定程度的旋转,以避免保护装置被水平向剪切波直接扭转破坏;可降低保护装置遭受破坏的风险,保证保护装置的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轻便小巧,便于携带;
②安全性好,具备减震、密封功能,可降低微震监测系统被破坏的风险;
③适用于微震监测、强震动观测、土木结构振动入侵预警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底座20的俯视图;
图4为双向弹簧球块123的立体图;
图5为固定支架30的立体图;
图6为保护壳10的仰视图。
图中:
10—保护壳,
11—带顶圆筒,
12—圆环片,
121—圆孔,
122—减震支架,
123—双向弹簧球块,
123-1—不锈钢块,
123-2—合金钢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7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持自供电的小型微震监测系统野外观测墩
- 下一篇:一种互不干扰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