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微震监测系统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39401.X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1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涛;庞聪;江勇;廖成旺;丁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M11/24 | 分类号: | F16M11/24;G01V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式微 监测 系统 固定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微震监测系统固定支架,涉及一种固定支架。本实用新型包括中间杆(10)、尖端杆(20)和固定基座(30);从下到上,尖端杆(20)、中间杆(10)和固定基座(30)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①实现微震监测系统流动观测时在区域地表上的固定,支架腿在各类地面环境下的适应性较强;②轻便可靠,利于携带;③适用于微震监测、强震动观测、土木结构振动入侵预警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支架,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微震监测系统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微震监测系统在地面移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便利性,增强在不同类型地基坑上的适应能力,通常需要设置带有支架的固定装置。因此,在一片区域进行移动式连续监测前,需要针对具体的地基坑进行固定角度和固定位置的调整。现有的微震监测系统缺乏专门的移动式固定装置设计,无法连续移动观测区域范围内的微震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式微震监测系统固定支架,此固定支架经济实惠,便于携带,并提供大角度旋转的支架腿,地表环境适应性强,轻便可靠,保证了微震观测的区域性短期作业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中间杆、尖端杆和固定基座;
从下到上,尖端杆、中间杆和固定基座依次连接。
工作机理:
在需要进行微震监测的区域,根据地面岩土类型,选择不同的支架固定方式:第一种在草地、软土层或砂质地面,可直接将固定支架的尖端杠竖直插入上述介质中以固定支架;第二种在较硬岩土层或大理石地面,先将固定支架整体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尖端杆的尖端与地面无缝接触,然后将3个旋转支架顺时针拉伸至合适的角度,使旋转支架的尖端与地面接触,实现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实现微震监测系统流动观测时在区域地表上的固定,支架腿在各类地面环境下的适应性较强;
②轻便可靠,利于携带;
③适用于微震监测、强震动观测、土木结构振动入侵预警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中间杆10的主视图;
图5为中间杆10中空腔11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固定基座的立体图。
图中:
10—中间杆,
11—空腔,
11-1—长方形空腔,
11-2—空间槽,
12—轴孔,
13—中间螺杆,
14—螺纹孔,
15—旋转支架,
15-1—粗圆柱杆,
15-2—细圆柱杆,
15-3—圆锥杆,
15-4—通孔件,
16—固定轴;
20—尖端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9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