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锅炉低氮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40279.8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1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王志强;任新;王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宸泰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7/00 | 分类号: | F23C7/00;F23L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知更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锅炉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锅炉低氮燃烧器,与锅炉固定连接,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左右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稳焰环和中心风弯头,所述稳焰环右侧设置有一次风旋流叶片,所述一次风旋流叶片的右侧设置有一次风弯头,所述一次风弯头的左侧设置有一次风导流叶片,所述一次风弯头与一次风旋流叶片之间设置有一次风伸缩套筒,所述一次风伸缩套筒的外侧设置有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所述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内部固定设置有外二次风旋流叶片和内二次风旋流叶片,所述内二次风旋流叶片与一次风伸缩套筒的周边固定连接,所述外二次风旋流叶片与第一连接筒周边固定连接,借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实现低氮燃烧以便满足环保排放标准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锅炉低氮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燃烧器的燃烧方式是将所有的煤粉和空气都通过燃烧器送入炉膛一起燃烧,这样煤粉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强度大,燃烧温度高,并在过剩空气系数下燃烧,由此生成的NOx排放量也高。随着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对NOx排放标准逐年提高,传统的燃烧器设备和燃烧技术(风、煤配比)已不适应环保要求。为此,对传统燃烧器设备和燃烧技术(风、煤配比)改造势在必行,由此,需要对燃烧器设备进行改造以便实现新型低氮燃烧技术的运用,能够满足环保排放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锅炉低氮燃烧器,能有效地实现低氮燃烧以便满足环保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锅炉低氮燃烧器,与锅炉固定连接,包括横向设置的中心管,中心管左右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稳焰环和中心风弯头,稳焰环右侧间隔设置有一次风旋流叶片,一次风旋流叶片与中心管的周边固定连接,一次风旋流叶片的右侧间隔设置有一次风弯头,一次风弯头与中心管周边固定连接,一次风弯头的左侧固定设置有一次风导流叶片,一次风导流叶片与中心管之间间隔设置,一次风弯头与一次风旋流叶片之间固定设置有一次风伸缩套筒,一次风伸缩套筒套设在中心管的外侧且其左端与一次风旋流叶片之间间隔设置,一次风伸缩套筒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内部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外二次风旋流叶片和内二次风旋流叶片,外二次风旋流叶片和内二次风旋流叶片之间间隔设置,内二次风旋流叶片与一次风伸缩套筒的周边固定连接且其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筒,第一连接筒套设在中心管外侧,外二次风旋流叶片与第一连接筒周边固定连接。
煤粉气流(一次风)分别由中心风弯头和一次弯头,依次分别送入燃烧器的中心管内,在一次导向挡板开度的调节下,按照炉膛燃烧的工况充分混合与调配所需的比例,在一次风导流叶片的扰动下将煤粉气流送入一次风伸缩套筒内,此时,内二次风旋流叶片将一定量的二次风对伸缩套筒内的煤粉气流(一次风)进行扰动、掺混、搅拌、注氧达到过剩空气系数在0.8%左右的理论空气量(防止过剩空气系数)范围内燃烧,(改造前炉膛燃烧含氧量为3--5%)此时,以阻止燃料中的氮向NOx的转化和生成热力NOx,形成低氮燃烧气流,低氮燃烧气流继续在外二次风旋流叶片作用下,向低氮燃烧的气流中再次注氧使一次风旋流叶片来的一次风煤粉气流充分的良好的搅拌、扰动、混合后经稳燃环的作用下均匀地进入燃烧器出口附近形成富氧区,抑制了燃料型NOx的生成;然后二次风逐渐全部混入,使燃料燃尽,形成了燃尽区。由于二次风延迟与燃料混合,燃烧速度降低,使火焰温度降低,因此也抑制了热力型NOx的生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筒横向设置且其内壁与中心管的外侧之间间隔设置,内外二次风量比例调节组件、一次风弯头和中心风弯头均竖向设置且与中心管之间互相垂直,使得煤粉气流流动到征信管内的过程更加顺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一次风弯头内部固定设置有一次风导向挡板,一次风导向挡板间隔设置在中心管下部且与一次风弯头的左右两侧壁之间间隔设置,一次风导向挡板的设置使得进入到中心管内的煤粉气流更加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宸泰电力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宸泰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40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清洁刷
- 下一篇:便携式功能训练治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