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轮式鱼塘增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41301.0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9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心;漆瑞;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高格新型渔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轮 鱼塘 增氧机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轮式鱼塘增氧机,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轮式鱼塘增氧机,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周侧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浮球,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该水轮式鱼塘增氧机,旋动锁紧螺杆解除对调节杆位置的限制,拉动调节杆带动连接板以及第三驱动杆、驱动涡轮移动,对驱动涡轮工作深度进行调节,从而使该装置可以对较深水体进行增氧处理,提高了增氧效果,另外,第三驱动杆通过限位轴承与连接板活动连接,保证第三驱动杆可以自由转动的同时使连接板可以带动第三驱动杆进行上下移动对驱动涡轮工作深度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轮式鱼塘增氧机。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机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现有增氧机种类多样,包括水轮增氧机、水车时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等。
目前的水轮式增氧机只能抽取水体中固定深度的水,当养殖的水产品的生活深度大于叶轮式增氧机所能增氧的深度,叶轮式增氧机无法对深层水体进行增氧,所以导致叶轮式增氧机的使用局限性较大,导致对较深处水体增氧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水轮式鱼塘增氧机,具有便于调节增氧深度、提高增氧效果等优点,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实现以上便调节增氧深度、提高增氧效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轮式鱼塘增氧机,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周侧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浮球,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内部卡接有第二驱动杆,且第二驱动杆的内部卡接有第三驱动杆,所述第三驱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涡轮,所述第三驱动杆外部的下方固定套接有限位轴承,且限位轴承的外部固定套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杆,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调节杆活动套接的限位卡套,所述限位卡套的侧面螺纹套接有锁紧螺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杆位于支撑台底端的中部,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内部以及第二驱动杆的外部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槽与卡条,所述第二驱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顶环,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底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限位底环。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内部与第三驱动杆的外部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槽与卡条,所述第三驱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顶环,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限位底环。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杆顶部限位顶环的直径值与第一驱动杆的内径值相同,所述第二驱动杆顶端限位顶环的外径值大于第二驱动杆的外径值,所述第二驱动杆顶端限位顶环的外径值大于限位底环的内径值。
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杆顶部限位顶环的直径值与第二驱动杆的内径值相同,所述第三驱动杆顶端限位顶环的外径值大于第三驱动杆的外径值,所述第三驱动杆顶端限位顶环的外径值大于限位底环的内径值。
优选的,所述限位卡套、调节杆镜像分布于驱动电机的左右两侧,所述调节杆的外径值与限位卡套的内径值相同。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轮式鱼塘增氧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水轮式鱼塘增氧机,旋动锁紧螺杆解除对调节杆位置的限制,拉动调节杆带动连接板以及第三驱动杆、驱动涡轮移动,对驱动涡轮工作深度进行调节,从而使该装置可以对较深水体进行增氧处理,提高了增氧效果,另外,第三驱动杆通过限位轴承与连接板活动连接,保证第三驱动杆可以自由转动的同时使连接板可以带动第三驱动杆进行上下移动对驱动涡轮工作深度进行调节,保证了该装置的有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高格新型渔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高格新型渔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41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