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玻璃钢防护板的三维网状加筋柔性挡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42563.9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5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华;赵旭;杨涵晞;李浩;李嘉璐;吴昊;蔡世春;董学伟;王运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17/20;E02D5/7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玻璃钢 防护 三维 网状 柔性 挡墙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玻璃钢防护板的三维网状加筋柔性挡墙结构,该结构在三维网状加筋体的端部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采用玻璃钢材质,具有更好的抗老化效果,能够确保连接可靠,且玻璃钢连接装置色彩可与环境协调,是防护结构美观环保。三维网状加筋体和防护板为可拼装连接,三维网状加筋体之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拼接,使得该装置易于拆装,该防护装置加工简单,运输、施工方便,后期维护简便,更换方便快捷,并且施工简单,运输存储便利,后期维护更换简便,有力的保证了防护结构的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玻璃钢防护板的三维网状加筋柔性挡墙结构。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尤其是边坡防护工程中,各类土工合成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多,而三维网状加筋柔性支挡结构由于其足够的可靠性和较低的成本且不需要大量的圬工结构,支护好的边坡上可以直接种植绿化,符合环保美观的要求而愈来愈受到青睐,但是外层的加筋体暴露在大气中受阳光照射雨雪冲刷易产生老化出现结构破损,从而给工程安全带来隐患,于是迫切需要一种保护外层加筋体的结构。
在以往的三维网状加筋柔性挡墙结构中,对外层加筋体常常不做保护,久而久之外层结构就易老化失效,或者做简单的防护板保护,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连接,使得保护效果不理想。连接不可靠产生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部分防护板倾倒(2)两块防护板之间缝隙大,雨雪易进入冲刷(3)防护板结构不能形成整体,稳定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带有玻璃钢防护板的三维网状加筋柔性挡墙结构,以解决现有防护技术中相邻玻璃钢防护板连接不可靠、不稳定,加筋体结构易破损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有玻璃钢防护板的三维网状加筋柔性挡墙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防护板和三维网状加筋体,防护板的两侧分别插在一个立柱中,防护板和三维网状加筋体之间通过连接卡扣连接;
所述防护板为玻璃钢材质,包括主面板,主面板的前、后两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条状凸起,条状凸起的长度方向为主面板的长度方向,相邻的条状凸起之间有间隙;
条状凸起包括主条状凸起、上条状凸起和下条状凸起,所述上条状凸起的外侧面下侧一体连接有延伸面,所述下条状凸起的外侧面上侧一体连接有延伸面;上条状凸起的延伸面和下条状凸起的延伸面之间形成缝隙;所述连接卡扣的一端卡装在缝隙中,另一端和三维网状加筋体连接;
所述三维网状加筋体由加筋单元沿防护板的长度方向阵列组成,相邻的加筋单元之间固定连接,加筋单元垂直于防护板;每一个加筋单元由两个长条带相对固定连接组成,长条带呈波浪状,两个长条带的波峰相对设置,波谷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优选的,主面板上设置有五个条状凸起,从上到下依次为:主条状凸起、上条状凸起、下条状凸起、上条状凸起和下条状凸起。
优选的,条状凸起的横截面为梯形,从外侧向主面板的方向,条状凸起宽度逐渐增加。
优选的,所述长条带为高密度聚乙烯,长条带的侧表面因有花纹,相邻的长条带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卡扣包括一体连接的圆帽和圆环,圆帽和圆环的轴线相互垂直,圆帽和圆环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圆帽卡装在缝隙中,圆环通过插销和加筋单元的前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加筋单元的前端设置有一列竖直排列的孔洞,圆环和孔洞同轴线,圆环和孔洞通过插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立柱包括两个平行的立板,两个平行的立板通过两个中部板连接;每一个立板的边部设置有向立柱内部凸出的勒缘,勒缘垂直于立板;立柱的上端面覆盖有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425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