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斜置潜土逆转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42977.1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3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项俊元;项竹君;张一帅;项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项氏农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李玉婷 |
地址: | 21541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斜置潜土 逆转 施肥 播种 联合 作业 | ||
一种智能斜置潜土逆转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包括电脑控制仪、悬挂架、中间传动齿轮箱、框架总成、旋耕组件、一组排种管、镇压拖板、种子箱和肥料箱,所述旋耕组件倾斜设置,并且旋耕组件上的旋耕刀回转平面与联合作业机的前进方向之间设有夹角,所述旋耕组件上的旋耕刀呈逆时针旋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斜置潜土逆转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此联合作业机既可以增加土壤耕层深度,充分利用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提高提让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达到增产增收的项目,又可以充分利用地盘动力,提高机具的使用效率,增强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斜置潜土逆转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精量播种、施肥、旋耕联合作业机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联合作业播种机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但是,国内联合作业机的旋耕深度一般在12-15cm左右,农作物秸秆还田时,会导致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掩埋在较浅的土层中,使得混入泥土中的秸秆不能充分腐殖,极大地影响了秸秆还田的效果。因此,要使农作物秸秆充分腐殖无副作用还田,就必须研发出具有深旋耕机具。
目前,实现深旋耕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直接通过加大刀辊直径来增大耕深;第二种是双轴分层旋耕,通过设置双刀辊,使后刀辊在前刀辊旋耕的基础上再旋耕一次实现深耕;第三种是潜土逆转旋耕,即通过刀轴沉入地表以下实现深耕。这三种深耕方式都能达到深旋耕的的,但都有各自的缺点,加大刀辊直径会是刀辊的扭矩急剧增加,从而提高了辊制造加工的技术要求,增加的生产成本;双轴分层旋耕则存在后刀轴难以入的难题;潜土逆转旋耕则存在刀轴难以沉入地表以下的难题。
综上所述,目前适用型智能旋耕施肥播种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国内的智能农机采用的核心运算部件大多是单片机,单线程并且运能力严重不足,不能进行复杂的智能判断和控制。
2.产品都是采用CAN总线结构,导致机器结构复杂,可靠性不高。
3.种、肥动力学参数传感精度不高,导致检测控制精度不高。
4.旋耕深度太浅,导致还田的秸秆不能充分腐殖。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斜置潜土逆转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联合作业机旋耕深度不足,造成秸秆不能充分腐殖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斜置潜土逆转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包括电脑控制仪、悬挂架、中间传动齿轮箱、框架总成、旋耕组件、一组排种管、镇压拖板、种子箱和肥料箱,所述电脑控制仪、悬挂架、中间传动齿轮箱、旋耕组件、一组排种管、镇压拖板、种子箱和肥料箱均设置在框架总成上,所述种子箱和肥料箱位于框架总成的上端面上,所述旋耕组件、一组排种管和镇压拖板设置在框架总成的下端面上,并且旋耕组件、一组排种管和镇压拖板按照联合作业机的前进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所述一组排种管和种子箱连通,所述中间传动齿轮箱位于框架总成的中间位置,并且中间传动齿轮箱和旋耕组件连接,所述旋耕组件倾斜设置,并且旋耕组件上的旋耕刀回转平面与联合作业机的前进方向之间设有夹角,所述旋耕组件上的旋耕刀呈逆时针旋转。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斜置潜土逆转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可减少一道拖拉机耕整地作业工序,提高作业效率一倍,减少拖拉机压地次数,避免土壤板结,有利于降低作业成本,减少农民种植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上述的智能斜置潜土逆转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所述一组排种管呈一列设置,并且排种管倾斜设置,所述排种管的倾斜方向朝向镇压拖板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项氏农机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项氏农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42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