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悬浮式填料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43967.X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9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座栋;王浩;储修如;张鹏达;李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天津科信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张峻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悬浮 填料 一体化 生活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悬浮式填料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原水箱、反应主箱体、曝气系统、电控柜、加药系统、自动检测系统;反应主箱体内通过隔板依次分隔有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污水原水箱下部与厌氧区下部连通;缺氧区、好氧区内均设置有悬浮填料;沉淀区中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的排水口处通过管道设置有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通向外部的清水池,另一条支路通过管道连向加药系统的加水口;沉淀区中部通过第一回流管道与缺氧区底部连通;沉淀区中部通过第二回流管道与厌氧区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悬浮式填料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占地空间小,污水处理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悬浮式填料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传统生物处理难以满足较高的水质标准。固定状态生物膜法弥补了活性污泥法的很多不足,如它的稳定性好、承受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冲击的能力强、无污泥膨胀、无回流,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反应器的体积小、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是固态生物膜法也有其特有的缺陷,如生物滤池中的滤料易堵塞、需周期性反冲洗、同时固定填料以及填料下曝气设备的更换较困难、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中的载体颗粒只有在流化状态下才能发挥作用、工艺稳定性较差等。鉴于以上工艺的缺点和不足,作为悬浮生长的生物膜法应运而生,生物膜技术因所占空间小及固液分离良好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不断增加。与活性污泥相比,生物膜具有更高的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相多样化、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而且随着生物膜厚度的增加其传质阻力相应增加,沿传质方向逐渐形成外层为好氧层、内层为缺厌氧层的微环境。好氧层主要进行硝化反应,缺氧层主要进行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作用,缺氧层的形成有利于加强生物厌氧氨氧化能力,可在好氧反应器内同时进行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作用,强化系统整体的脱氮能力。
因此,有必要在原有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引入生物膜而开发出一种基建费用少、操作简单、安装灵活、污泥产量少、处理能力强的基于悬浮式填料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悬浮式填料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悬浮式填料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原水箱、反应主箱体、曝气系统、电控柜、加药系统、自动检测系统;反应主箱体内通过隔板依次分隔设置有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污水原水箱下部通过管道与厌氧区下部连通;厌氧区与缺氧区通过第一隔板进行分隔;第一隔板上部设置有便于污水溢流通过的第一过流孔;缺氧区与好氧区通过第二隔板进行分隔;第二隔板下部设置有便于污水通过的第二过流孔;好氧区与沉淀区通过第三隔板进行分隔;第三隔板上部设置有便于污水溢流通过的第三过水孔;沉淀区上部靠近第三过水孔处设置有档流板,档流板下端具有一定角度的弯折;第三隔板与档流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加药系统,包括装有除磷试剂的罐体,罐体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沉淀区上部连通;沉淀区中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的排水口处通过管道设置有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通向外部的清水池,另一条支路通过管道连向加药系统4中装有除磷试剂罐体的加水口;沉淀区中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回流管道,第一回流管道的出水端与缺氧区底部连通;沉淀区中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回流管道,第二回流管道的出水端与厌氧区底部连通;沉淀区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泥管。
进一步的,所述缺氧区内、好氧区内均通过污水悬浮设置有若干悬浮小球;悬浮小球表面设置有悬浮填料;悬浮填料呈丝状缠绕于悬浮小球表面;悬浮填料的比重略轻于水,比表面积大,其成分优选为聚丙烯复丝。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系统,包括鼓风机,鼓风机出气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气体分配器;气体分配器的出气端上设置有两条支管道,每一条支管道的出气端均固定连接有曝气盘;两条支管道出气端处的曝气盘分别固定安装于缺氧区的内底壁和好氧区的内底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天津科信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天津科信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439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