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联管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44005.6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7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蓝祖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迪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00 | 分类号: | A61M39/00;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浙江五星国泰律师事务所 33245 | 代理人: | 施成军;梁炼 |
地址: | 3113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并联管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第一插接分离板的顶面边缘设有第一圆孔槽,第一圆孔槽的中部设有第一芯柱,第一圆孔槽的外侧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引导槽,第一插接分离板的顶面开有第一开口,第二插接分离板的底面边缘设有第二圆孔槽,第二圆孔槽的中部设有第二芯柱,第二圆孔槽的外侧设有相连通的第二引导槽,第二插接分离板的底面开有第二开口,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能通过定位销相连接固定,第一插接分离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插接分离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连接固定后,第一第二圆孔槽能组成并联管容纳腔,第一第二芯柱能插入并联管的内腔中,第一第二引导槽能组成锥形引导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联管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双联氧气管是一种为呼吸困难或者缺氧病人输送氧气的输氧管,在使用时需将其分离成两根独立的氧气管,目前一般采用手工将双联氧气管分离成两根独立的氧气管。对于双联氧气管等类的并联管的分离,由于并联管较小,手不容易捏握,两只手捏握的位置不容易一致,在并联管分离时,两只手不容易均匀用力,导致并联管在分离时管子会被撕坏,破损率较高,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并联管分离装置,使并联管在分离时,对并联管的用力均匀,不容易撕坏管子,破损率较低,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并联管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第一插接分离板的顶面边缘设有第一圆孔槽,第一圆孔槽的中部设有沿第一圆孔槽的轴向布置的第一芯柱,第一插接分离板上第一圆孔槽的外侧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引导槽,第一插接分离板的顶面上与第一圆孔槽、第一引导槽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一开口,第二插接分离板的底面边缘设有第二圆孔槽,第二圆孔槽的中部设有沿第二圆孔槽的轴向布置的第二芯柱,第二插接分离板上第二圆孔槽的外侧设有相连通的第二引导槽,第二插接分离板的底面上与第二圆孔槽、第二引导槽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二开口,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能通过定位销相连接固定,第一插接分离板上设有与定位销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孔,第二插接分离板上设有与定位销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连接固定后,第一圆孔槽和第二圆孔槽能组成并联管容纳腔,第一芯柱和第二芯柱能插入并联管的内腔中,第一引导槽与第二引导槽能组成并联管插入的锥形引导孔。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用第一插接分离板上的第一圆孔槽和第一芯柱对并联管中的一根管进行容纳和定位,可以用第二插接分离板上的第二圆孔槽和第二芯柱对并联管中的另一根管进行容纳和定位,在并联管分离时,可以对并联管的两根管子进行均匀的用力,将并联管均匀的分离,不容易产生破损,破损率较低,用第一引导槽与第二引导槽组成的锥形引导孔引导并联管插入,使并联管容易插入第一圆孔槽和第二圆孔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芯柱、第二芯柱均包括圆柱形的芯柱主体、芯柱头部,芯柱主体与芯柱头部相连接,芯柱头部从连接处至自由端逐渐缩小,芯柱头部的最大直径与芯柱主体的直径相同,芯柱头部的自由端为弧形。采用这样的结构,使第一芯柱、第二芯柱能对并联管进行定位和均匀用力,避免并联管插入时,第一芯柱、第二芯柱损伤并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开口呈矩形,第一开口的中心线与第一圆孔槽的轴心线形成的平面与第一插接分离板的顶面相垂直,第二开口呈矩形,第二开口的中心线与第二圆孔槽的轴心线形成的平面与第二插接分离板的底面相垂直。采用这样的结构,使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可以容纳并联管的连接部,使并联管能容易插入第一圆孔槽和第二圆孔槽组成的并联管容纳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引导槽为圆锥形槽,第一引导槽与第一圆孔槽同轴心,第二引导槽为圆锥形槽,第二引导槽与第二圆孔槽同轴心,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的锥度均为45°-75°,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成镜面对称。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对并联管在插入时进行较好的引导作用,方便并联管的插入操作,并且使第一插接分离板和第二插接分离板的大小合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迪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迪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44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溶剂精馏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口分支覆膜支架与推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