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散热型多层HDI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44877.2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7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方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市鑫通联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B01D46/12;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文珊 |
地址: | 343900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散热 多层 hdi | ||
本实用新型涉及HDI板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散热型多层HDI板,包括HDI板,所述HDI板内部插设有导热金属管,且导热金属管的外侧连接有第一过滤层,并且第一过滤层的五个侧面包裹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盖,且固定盖位于固定框内部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层,所述固定盖的中间部位插设有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导热金属管可以对HDI板进行金属导热散热,通过导热金属管的纵横垂直与导热金属管接触,避免其接触电子元件的同时,可以把HDI板散发的热量进行导热,通过设置导热金属管内部为中空,可以在散热风扇运转的时候,通过风冷,对其内部进行散热,让金属导热散热和风冷散热相互结合,提高散热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HDI板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散热型多层HDI板。
背景技术
HDI板即高密度互联版,是使用微盲埋孔技术的一种线路分布密度比较高的电路板,HDI板一般采用积层法制造,积层的次数越多,板件的技术档次越高。
但是因为其线路密度比较高、积层多和电子原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对HDI板的散热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验。
现有的对于HDI板的散热主要是风冷、金属导热散热和水冷。风冷过程中有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就是空气中的灰尘,会因为风冷过程中空气的流动,导致灰尘依附在HDI板表面,难以清理的同时,存在电路的安全隐患,导致电路的老化和风险。
金属导热散热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为导热的效率有限,散热过程缓慢,而且因为其具有导电性,而且距离电子元件非常近,电子原件超频过程中会有电弧的产生,很容易把电力释放给金属散热棒,然后散热棒存在漏电和损坏其周边接触的电路的情况。
水冷的效率比较高,但是一旦密封性不足,对于电路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损坏,对于运行环境要求非常高,因此亟需一种快速散热型多层HDI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散热型多层HDI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风冷容易导致依附在HDI板表面,金属导热散热效率不高,而且容易伤害电子元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散热型多层HDI板,包括HDI板,所述HDI板内部插设有导热金属管,且导热金属管的外侧连接有第一过滤层,并且第一过滤层的五个侧面包裹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盖,且固定盖位于固定框内部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层,所述固定盖的中间部位插设有散热风扇,且散热风扇位于固定框内部的一端表面设置有限位圈,所述散热风扇在插设入固定框内部后表面抵触有插销杆,所述插销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靠近固定框的一侧设置有弹簧,第一过滤层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插销杆插入限位槽内,所述插销杆位于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固定盖靠近插销杆的一端设置有铰接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HDI板设置为多组,且HDI板表面设置有与导热金属管外直径相适配的孔洞。
优选的,所述导热金属管设置为横纵连接的多组导热金属,所述导热金属管的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导热金属管位于散热风扇输出端后侧的孔洞可以进行空气流通。
优选的,所述固定盖设置为盖形,固定盖表面插设有散热风扇的孔洞设置为与限位圈相适配,所述散热风扇位于固定盖外侧的一端设置有密封限位圈。
优选的,所述插销杆、第一限位块、弹簧、限位槽和第二限位块皆设置为四组,且四组所述的插销杆、第一限位块、弹簧、限位槽和第二限位块均匀分布在散热风扇的四个方位,所述插销杆靠近散热风扇的一侧设置为弧形卡头,所述限位槽设置为大于插销杆直径小于第二限位块直径的孔洞。
优选的,所述铰接连接块设置于固定盖远离散热风扇的四个内壁上,所述铰接连接块与插销杆插销连接的部位设置有插销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市鑫通联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安市鑫通联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44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