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48991.2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7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烨;朱尚滏;倪国东;石广丰;李学光;赵伟宏;蔡洪彬;王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1/10 | 分类号: | B24B31/10;B24B31/12;B24B41/06;B24B55/00;B24B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粒流 加工 水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分别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三爪卡口夹具、螺纹状水路结构和约束模块。夹具部分的U型卡口通过卡盘上的滑动导轨移动位置可夹紧不同直径的管道工件。加工有内流道的磨料筒内外壁安装对齐后可形成螺纹状水路结构。由两块加工有内螺纹的半空心圆柱组成的约束模块通过磨料筒内壁的定位槽安装,可提高磨粒流的湍流程度。磨粒流加工过程中,在螺纹状水路中通入冷却液可使磨粒流加工温度保持在合适范围,本机构制造成本低,使用简单可靠,可提高磨粒流对工件表面的抛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机械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磨粒流抛光技术是一种采用专用夹具对复杂模具型腔表面形成结构化流道,并采用磨粒与液体混合的流体磨料不断冲刷被加工表面的光整加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软性磨粒流在工件表面与约束模块构成的约束仿形流道中形成湍流流动,磨粒在湍流的带动下无序的撞击加工表面达到切削效果,磨粒流抛光技术克服了由于加工轮廓复杂、尺寸细小带来的加工困难,磨粒流抛光技术所能达到的微量切削能保证复杂曲面的位置、形状精度,防止造成加工零件的表面出现加工变质层和亚表面损伤。磨粒流抛光技术广泛适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船舶管道、汽车油管、卫浴、空调制冷管、灯饰、建筑机械等行业零件的精密加工。
磨粒流抛光技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磨料温度是影响工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磨料在约束管道内循环流动时的摩擦力会导致磨料温度升高,进一步导致磨料黏度下降,降低加工质量。为满足加工要求,提出了一种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磨料筒筒壁内设计螺纹状水路,在水路内通入冷却液来控制磨料的温度在适当范围,从而提升磨粒流加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磨粒流抛光工件过程中磨料温度升高导致降低抛光效果的问题,提供的一种加工装置,所述装置的磨料筒组装后筒壁内形成螺纹状水路,通过在螺纹状水路入口通入冷却液来降低磨料温度,提高磨粒流抛光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螺纹状水路结构、三爪卡口夹具和约束模块组成,所述螺纹状水路流道由磨料筒外壁及磨料筒内壁拼装后形成,所述水路流道可提高控温效率。所述磨料筒内外壁的拼合通过定位槽及螺栓定位。所述三爪卡口夹具由卡盘及U型卡口组成,U型卡口通过与卡盘上的滑轨配合来移动位置,可夹紧不同直径的管类零件。所述约束模块由两块加工有内螺纹的空心半圆柱组成,可增大磨粒流湍流程度,提高磨粒流对工件的加工效果。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磨料筒内壁加工有定位槽,约束模块通过定位槽安装到磨料筒内壁。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U型卡口通过卡盘上的导轨根据工件直径移动位置,所述三爪卡口夹具能通过调节U型卡口的位置夹紧不同直径的工件。
进一步,作为优选,磨料筒内壁两端加工卡盘及磨料出入口的定位槽,卡盘与磨料入口、出口通过定位槽安装在磨料筒内壁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磨料筒内、外壁通过定位槽和定位键组装,形成螺纹状水路流道。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磨料筒组装平面加工有长方形凹槽,将密封垫片置于凹槽内可达到密封作用,防止液体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爆炸图示意图
图2为磨粒流加工的水路控温装置装配图示意图
图3为磨料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三爪卡盘夹具示意图
图5为约束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48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医用口罩
- 下一篇:一种具有保温隔热效果的墙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