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充电电路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49029.0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7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锋;杨江涛;王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保护 电路 以及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充电保护电路,该充电保护电路利用四端NMOS开关管实现过流保护。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对该四端NMOS开关管的Sub端口进行浮动管理。具体的,在该四端NMOS开关管导通时,该Sub端口的电位被上拉,避免由于该Sub端口与该四端NMOS开关管的漏极之间的电压过大,而导致该四端NMOS开关管的内阻过大。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功率半导体技术和电源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充电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很多电子设备具有双向充电能力。例如智能手机,不仅可以接收来自外部电源的电量(通常称为正向充电),还可以在与其连接的其他电子设备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向该其他电子设备充电(通常称为反向充电)。在电子设备具有双向充电能力的情况下,位于该电子设备的充电电路上的开关器件需要具备双向阻断能力。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 Semiconductor,MOS)开关管作为常用的开关器件,具有单向阻断能力,所以通常会使用共源级串联的两个MOS开关管实现双向阻断功能。
参见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设置于电子设备内部的充电保护电路的示意图。该充电保护电路包括一个用于实现双向阻断的开关管,该开关管包括共源级串联的两个NMOS开关管。该开关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另一端连接电池。通过控制该开关管内两个NMOS开关管的栅极驱动电压,能够控制这两个NMOS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无论是正向充电还是反向充电时,这两个NMOS开关管均处于导通状态,如果发生过压,则通过控制这两个NMOS开关管的栅极驱动电压,使这两个NMOS开关管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关断状态,从而起到过压保护的作用。
但是在这两个NMOS开关管都导通时,这两个NMOS开关管的内阻都会产生损耗,从而导致该充电保护电路的内耗比较大,并且使用两个NMOS开关管实现双向阻断,会导致该充电保护电路的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保护电路,该充电保护电路采用一个四端NMOS开关管(即第一四端NMOS开关管)实现双向阻断功能,用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充电保护电路的内耗以及成本。在本申请的充电保护电路内,还对该充电保护电路内的第一四端NMOS开关管的Sub端口的电位进行浮动管理,以在该第一四端NMOS开关管导通时,降低该第一四端NMOS开关管内的与第一供电接口连接的第一漏极与该Sub端口之间的电压,进而减弱衬底偏置效应。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和包括该充电电路的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保护电路。该充电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四端NMOS开关管和衬底(Substrate,简称为Sub)端口管理电路。该第一四端NMOS开关管包括第一漏极、第二漏极、栅极和Sub端口。其中,该第一漏极连接第一供电接口,该第二漏极连接负载,该栅极连接驱动电路。
该Sub端口管理电路包括与所述第一四端NMOS开关管的所述Sub端口连接的上拉电路,该上拉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四端NMOS开关管导通时,将所述Sub端口的电位上拉到所述第一漏极或所述第二漏极的电位,或者说,将所述Sub端口的电位上拉到与所述第一漏极或所述第二漏极的电位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拉电路可以位于所述Sub端口与所述第一漏极之间,也可以位于所述Sub端口与所述第二漏极之间,或者,既位于Sub端口与所述第一漏极之间,又位于所述Sub端口与所述第二漏极之间。
以所述Sub端口与所述第一漏极之间存在所述上拉电路为例,“将所述Sub端口的电位上拉到与所述第一漏极的电位相等”中的“相等”,应当是大致相等,这是因为通常所述上拉电路在导通的时候本身会有压降,所以所述Sub端口与所述第一漏极之间会有电位差,也即,所述Sub端口的电位与所述第一漏极的电位不相等。由于所述上拉电路本身的压降通常是很小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忽略所述上拉电路本身的压降,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认为所述Sub端口的电位与所述第一漏极的电位是相等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49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键用杀菌灯具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伤口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