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潜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0852.3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4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梁溢宏;梁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前锋水上运动器材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12 | 分类号: | B63C11/12;B63C1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潜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和呼吸管,面罩本体上设有中空的连接管,呼吸管与连接管可转动连接,连接管的外壁设置两个平行间隔分布的凸板,两个凸板的外侧表面上均设有圆柱形的固定轴,呼吸管的外壁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的两侧对应设有与固定轴滑动连接的条形孔,连接部和凸板之间设有定位锁紧装置,呼吸管可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拔出并围绕固定轴转动折叠于所述面罩本体的背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呼吸管装入并由定位锁紧装置进行锁止定位,呼吸管与面罩本体通过条形孔和固定轴来牢固相连;使用后将呼吸管拔出并旋转折叠于面罩本体的背面,从而大大减小了浮潜面罩的整体体积,方便收纳携带,且可防止丢失呼吸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潜面罩。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运动锻炼,浮潜运动是其中一项运动,浮潜过程中运动者会使用辅助工具,例如浮潜面罩。但由于浮潜面罩的体积过大,不是很方便携带。
目前,市场现有的浮潜面罩存在以下缺陷:呼吸管不能折叠放置,导致浮潜面罩的体积过大,不是很方便携带,常规做法是只能通过插拔的方式来拆解收纳呼吸管。由于呼吸管与面罩本体是彻底分离的,容易丢失呼吸管。同时,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在遇到大浪时,呼吸管有从面罩本体上脱离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潜面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方便收纳、容易丢失呼吸管和连接不够牢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潜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和呼吸管,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中空的连接管,所述呼吸管与所述连接管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外壁设置两个平行间隔分布的凸板,两个所述凸板的外侧表面上均设有圆柱形的固定轴,所述呼吸管的外壁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对应设有与所述固定轴滑动连接的条形孔,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凸板之间设有定位锁紧装置,所述呼吸管可沿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拔出并围绕所述固定轴转动折叠于所述面罩本体的背面。
进一步,所述定位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凸板上的凸起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并与凸起部卡接定位配合的凹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固定轴与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之间,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条形孔与所述呼吸管的外壁之间。通过设置凸起部与凹陷部,在将呼吸管插入连接面罩本体上的连接管后,利用凸起部卡接在凹陷部中,从而使呼吸管与面罩本体上的连接管牢固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硅胶防水圈,所述硅胶防水圈位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呼吸管之间,从而提高防水气密性。
进一步,所述呼吸管的内部设有与所述面罩本体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呼吸管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防水透气装置。
进一步,所述防水透气装置包括浮子腔体、罩设在所述呼吸管的顶部的呼吸盖、以及位于浮子腔体的顶部与呼吸盖之间的硅胶防水垫片,所述浮子腔体内设置有浮子,所述浮子腔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硅胶防水垫片上分别设有导通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浮子腔体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浮子腔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导向板。通过设置多个限位导向板,对浮子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有利于浮子顺利地升降,从而很好地密封或打开硅胶防水垫片上的通孔,避免浮子卡死。
进一步,所述面罩本体的内部上端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一单向进气阀片。该第一单向进气阀片只允许外部空气从呼吸管进入面罩本体内,不允许空气或者废气倒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前锋水上运动器材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前锋水上运动器材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08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猫眼及智能猫眼系统
- 下一篇:泡罩检测剔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