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炉焦侧炉头烟捕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0957.9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0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钧;张善学;刘爱琼;全立明;魏海荣;劳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3/00 | 分类号: | C10B4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焦侧炉头烟捕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焦炉焦侧炉头烟捕集系统。在拦焦车(6)的行走轨道旁设置一条固定除尘干管(2),在拦焦车(6)上设置象鼻弯管(1)、捕集罩,所述捕集罩罩口靠近焦炉(7)炉体;所述象鼻弯管(1)一端连接捕尘罩,另一端放置在固定除尘干管(2)的上部,所述象鼻弯管(1)与除尘干管(2)非接触性连接;所述除尘干管(2)为三面钢板,顶部露空的矩形方管,除尘干管(2)的顶部用П型皮带(10)密封;象鼻弯管(1)上设置皮带导向轮,所述П型皮带(10)穿越皮带导向轮。本实用新型有效对接焦炉出焦时拦焦车捕集的烟气,满足环保及工业卫生的要求,而且投资少、布置灵活、不影响焦炉出焦作业、运行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炉焦侧炉头烟捕集系统。
背景技术
早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就开始着手对焦炉烟尘的治理进行研究;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焦炉除尘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初步尝试,20世纪80年代宝钢引进日本6米焦炉以及焦炉拦焦、装煤治理技术,使我国焦炉烟尘治理有了成功的实例;20世纪90年代首钢消化德国拦焦除尘技术,将国内焦炉烟尘治理提高到新的水平;随着治理技术的日趋完善和成熟,成功应用的实例逐渐增多,焦炉烟尘的治理从2000年起在国内全面展开。
目前焦炉焦侧炉头烟的捕集方式如下。
1、利用拦焦车自身设置的热浮力罩捕集,由于捕集罩不能覆盖炉头烟区域,所以捕集效果有限。
2、在焦侧每个碳化室上部设置一个捕集罩和电(气)动阀门,汇合一根总管后进地面站,由于捕集罩设置空间有限,风量不能做大,满足不了烟气捕集的需要,且电(气)动阀门较多,操作控制复杂,和焦炉生产不能100%同步。
3、在拦焦车上增加一台增压风机,炉头烟通过增压风机导入出焦除尘系统中,由于没有增加系统风量,增大了原出焦除尘系统的负荷,且运行还需要相互连锁,捕集效果非常不理想,且需要在拦焦车上设置增压风机,需要核算拦焦车结构和改造,设计、施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焦炉焦侧炉头烟捕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焦炉焦侧炉头烟捕集系统,在拦焦车的行走轨道旁设置一条固定除尘干管,在拦焦车上设置象鼻弯管、捕集罩,所述捕集罩罩口靠近焦炉炉体;所述象鼻弯管一端连接捕尘罩,另一端放置在固定除尘干管的上部,所述象鼻弯管与除尘干管非接触性连接;所述除尘干管为三面钢板,顶部露空的矩形方管,除尘干管的顶部用П型皮带密封;象鼻弯管上设置皮带导向轮,所述П型皮带穿越皮带导向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捕集罩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第一捕集罩、第二捕集罩、第三捕集罩,用于捕集从主抽风罩逸出的部分烟气以及因穿堂风飘出的烟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除尘干管通过除尘连接管道与地面除尘站连接,所述除尘连接管道下部设有管道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捕集罩捕集的烟气通过象鼻弯管,导入除尘干管,然后由除尘主管导入地面除尘站,用一根象鼻弯管,在拦焦车上不影响生产、不影响操作工人行走路线的基础上,合理布置。
(2)象鼻弯管与除尘干管非接触性连接,可实现随着拦焦车的移动,实时将烟气导入除尘干管,省去了对接翻板阀等装置,简洁,高效。
(3) 焦侧捕集罩分为三部分,三个罩子几乎覆盖了焦炉的炉门产尘的范围,捕集效率大大提高,烟气外逸率可控制在3%以下,360°无死角,全方位捕集烟尘。
(4) 在象鼻弯管设置设置皮带导向轮,用一条覆盖皮带,穿越皮带导向轮,实现在象鼻弯管以外的地方将除尘干管的上顶部密封,集中风量,用于正在拦焦车正在推焦时产生的烟气。实现了拦焦车在哪里拦焦,除尘风就接到哪里,减少了漏风率,提高了除尘捕集效果,不增加动力,不增加岗位工人的操作程序,提高了系统作业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09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