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新风余热回收的热交换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1352.1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2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姚振华;杜杰胜;廉洪燕;万金红;聂立秀;刘刚;吕延飞;石龙;许文涛;宋士武;李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陆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0;F28F9/26;F28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时晓向 |
地址: | 2535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新风 余热 回收 热交换 | ||
1.一种用于新风余热回收的热交换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竖向排列的隔板,每个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框架,相邻的两个隔板和框架拼接形成封闭的流道,相邻的两个流道分别通入不同温度的风以形成冷风流道和热风流道,所述冷风流道和热风流道分别间隔设置,所述冷风流道和热风流道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呈对角设置,最上方的隔板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和多个隔板之间通过紧固丝杠和螺母固定,所述框架内侧的隔板顶部固定有两个辅助杆组,每个辅助杆组包括多个等间距排列的辅助杆,其中一组中的辅助杆靠近框架的一侧壁设置,另一组中的辅助杆靠近框架的另一侧壁设置,两组中的辅助杆交替分布,所述辅助杆邻近框架侧壁的一端与对应的框架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为3.5-7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风余热回收的热交换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流道和热风流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框架上,且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框架上两个相对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风余热回收的热交换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框架有多个连接杆拼接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风余热回收的热交换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螺帽,所述螺帽为六边棱形结构,所述盖板远离隔板的侧壁上与紧固丝杠对应的部位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底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限位凹槽为与紧固丝杠上螺帽形状配合的六边形结构,所述紧固丝杠穿过通孔时,螺帽插于限位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新风余热回收的热交换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和辅助杆上分别贯穿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所述紧固丝杠,所述紧固丝杠上的螺帽插入限位凹槽内,所述紧固丝杠的另一端穿过最下方的隔板与螺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风余热回收的热交换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和连接杆均为空心的方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风余热回收的热交换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和辅助杆的顶壁上分别固定有密封条以进行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新风余热回收的热交换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顶部靠近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部位分别固定有上支杆,最下方的隔板底部靠近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部位分别固定下支杆,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外周分别包围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对应的上支杆和下支杆可拆卸固定,所述连接法兰与对应的进风口或出风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陆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陆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13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羽毛球拍杆与手柄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口罩机出料口拉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