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康复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2168.9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0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郭旭;张晋;屠晶晶;谢洁漪;刘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康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康复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刺面,所述带体上设有便于将带体与患者衣物固定,避免带体与患者腰部发现相对转动的固定装置,此中医康复带通过固定装置,可以在不将带体与患者腰腹部勒紧的前提下,便于将围绕在患者腰部的带体与患者裤子上端口连接固定,避免带体因患者的活动行为造成带体上局部设有的热敷源或中药袋与患处产生异位,失去对患处的康复治疗功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康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康复带。
背景技术
中医康复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针对残疾者、老年病、慢性病及急性病后期者,通过采用各种中医药特有的康复方法及其他有用的措施,以减轻功能障碍带来的影响和使之重返社会。在康复实施过程中,应有本人、家属及社区的参与。
现有的中医康复带不能稳定固定在患者腰部,当患者发生走路或坐卧等活动肢体的行为时,或睡着时无意的翻身等动作会造成中医康复带在患者腰部发生转动,从而使热源或中药包与需要进行热敷或中药敷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进而失去中医康复带康复治疗功效,当为了使中医康复带与患者腰部固定,避免发生异位而将中医康复带勒紧时,则容易造成患者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康复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康复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康复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刺面,所述带体上设有便于将带体与患者衣物固定,避免带体与患者腰部发现相对转动的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可以在不将带体与患者腰腹部勒紧的前提下,便于将围绕在患者腰部的带体与患者裤子上端口连接固定,避免带体因患者的活动行为造成带体上局部设有的热敷源或中药袋与患处产生异位,失去对患处的康复治疗功效。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设有多个,均匀分布在带体上,所述连接带上设有便于与带体可拆卸的连接装置,且连接带远离带体的一端设有锁定装置,便于使带体与患者裤子上端口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带体侧边固定,所述连接带靠近带体的一端设有与连接环连接的锁扣,便于在不需要对带体进行固定时进行拆卸,避免连接带等结构对患者造成困扰。
优选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一端固定在连接带上,另一端靠近连接带的一侧设有子扣,所述连接带上设有与子扣连接的母扣,便于将患者裤子上端口布料夹在子扣和母扣之间,通过子扣和母扣的相互扣合,使连接带与患者裤端进行固定连接,这样还可以避免对裤子造成损坏。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设为可调节长度的调节带,便于根据患者身高等实际需要调节子扣和母扣与带体之间的距离,避免距离过大,会减小对带体的固定作用,或距离过小,造成患者不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装置,可以在不将带体与患者腰腹部勒紧的前提下,便于将围绕在患者腰部的带体与患者裤子上端口连接固定,避免带体因患者的活动行为造成带体上局部设有的热敷源或中药袋与患处产生异位,失去对患处的康复治疗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中:1-带体;2-魔术贴毛面;3-魔术贴刺面;4-固定装置;5-连接带;6-连接装置;7-锁定装置;8-连接环;9-锁扣;10-固定带;11-子扣;12-母扣;13-调节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21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