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边坡的护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2973.1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4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唐丽云;李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B3/12;E03B3/02;A01G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护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边坡的护理结构,包括边坡主体,所述边坡主体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远离边坡主体外表面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土部件,若干所述固土部件外表面的顶端均开设有圆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边坡主体的表面设置若干固土部件,其中若干固土部件前端的顶部均设置有集水槽块和圆槽,集水槽块和圆槽相连通,能够达到收集雨水的目的,收集的雨水经第一通孔对绿植起到灌溉作用,同时预先在边坡的顶面设置防护网,能够使若干固土部件形成一个较好的整体,从而解决了仅使用纯水泥对边坡进行防护对土壤破坏程度大以及破坏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边坡的护理结构。
背景技术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使地球的自然环境越来越适合人们居住。
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五十平方公里,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目前使用的边坡护理结构多是采用纯水泥堤坝对边坡进行护理,这种护理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具有以下缺点:
目前使用的护理结构只能满足防护需求,对边坡土壤破坏程度大,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地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边坡的护理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边坡的护理结构,包括边坡主体,所述边坡主体外表面的顶端从内到外依次固定连接有防护网和若干固土部件,若干固土部件成排设置且设置有多排;
其中,
所述固土部件呈框架结构且内部中空形成种植区,所述固土部件的上端面一侧内凹形成有圆槽,所述固土部件位于圆槽一侧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与种植区连通的第一通孔;
所述固土部件位于圆槽一侧的外侧壁还设置有集水槽块,集水槽块设置有上端开口且与圆槽连通的积水槽;
所述固土部件与设置第一通孔的侧壁相连的两侧壁内均设置有灌溉水道,所述固土部件设置灌溉水道的两侧壁均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若干第二通孔均连通所述灌溉水道和种植区;
所述灌溉水道两端均贯穿固土部件并连通有连接管,每排任意两个相邻固土部件之间的灌溉水道均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
所述固土部件与设置第一通孔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端面还内凹形成有用于放置集水槽块的放置槽,每排任意两个相邻固土部件之间通过集水槽块和放置槽配合实现配对连接;
所述固土部件底端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地钉。
可选的,若干所述固定地钉的长度均大于防护网的厚度,若干所述固定地钉均贯穿边坡主体和防护网。
可选的,若干所述集水槽块内壁的宽度均分别与圆槽的宽度相等,若干所述集水槽块内壁的底面均分别与圆槽的底面相平齐,若干所述集水槽块的长度与固土部件的宽度相等,若干所述集水槽块的厚度均不大于固土部件厚度的一半。
可选的,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在圆槽内壁的一侧,若干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均相等,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均分别位于圆槽的底面。
可选的,若干所述连接管的形状分别与灌溉水道和安装槽的形状相适配,若干所述连接管的尺寸均略大于灌溉水道和安装槽内部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29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