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电极组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7670.9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9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钱成;卞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九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262 | 分类号: | A61B5/2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刘富艳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电极 组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电极组装装置,包括持针机构、导向机构和推进机构;该微电极组装装置利用持针机构将穿刺针固定,利用导向机构限定微电极的移动路径,导向机构上设置一条指向穿刺针的内腔的导向槽,把微电极放入该导向槽,利用推进机构推动微电极沿该导向槽向穿刺针的内腔移动并进入穿刺针的内腔,最终将微电极送达穿刺针内腔的指定深度,从而完成将微电极装入穿刺针内部的工作,本装置结构简单,定向准确,在不损伤微电极表面涂层的前提下,能够方便技术人员快速组装微电极和穿刺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电极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电极是医学研究、临床诊疗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传感器,用于测量细胞或深部组织的电位变化。通常,可以将微电极置于穿刺针内腔中,再用穿刺针刺入人体,从而达到将微电极送入人体的目的。为此,首先需要将微电极装入穿刺针的内腔。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采用人工夹取微电极装入穿刺针内腔的方式来完成这一程序。然而,由于微电极体积极小,普通人对其进行观察和操作都比较困难,单纯人工将微电极装入穿刺针的内腔的做法难度极大,并且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电极组装装置,该微电极组装装置能够将微电极快速、准确地装入穿刺针的内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电极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持针机构,用于固定穿刺针;导向机构,安装于与所述持针机构相邻的位置,用于限定微电极的移动路径;推进机构,用于推动微电极,包括推进针和顶针组件,所述推进针与所述顶针组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推进机构还包括推进支架,所述推进支架安装于与所述导向机构相邻的位置,所述顶针组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推进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推进支架与所述顶针组件之间安装有回位弹簧,用于使所述推进针和顶针组件自动回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设置有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向所述导向块顶部延伸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持针机构包括持针台和防护压盖,所述防护压盖与所述持针台铰接,所述持针台用于承载穿刺针,所述防护压板用于压紧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防护压盖与所述持针台接触的面上固定有硅胶防滑片。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持针机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持针台上,用于限定穿刺针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还包括滑动机构,所述持针机构、导向机构和推进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滑动机构上,所述滑动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持针机构、导向机构和推进机构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滑块和固定块,所述滑块安装于所述滑轨上,并可以在所述滑轨上滑动,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滑轨的一端,所述持针机构固定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导向机构和推进机构固定于所述滑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微电极组装装置利用持针机构将穿刺针固定,利用导向机构限定微电极的移动路径,导向机构上设置一条指向穿刺针的内腔的导向槽,把微电极放入该导向槽,利用推进机构推动微电极沿该导向槽向穿刺针的内腔移动并进入穿刺针的内腔,最终将微电极送达穿刺针内腔的指定深度,从而完成将微电极装入穿刺针内部的工作,本装置结构简单,定向准确,在不损伤微电极表面涂层的前提下,能够方便技术人员快速组装微电极和穿刺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九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九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7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