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结构、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7984.9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3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魏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4;H01L33/50;H01L33/58;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3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结构 背光 模块 以及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光结构、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装置。该发光结构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串联电连接的至少两个发光元件,还包括:封装外壳,固定于所述基板的一侧,且分别包围各发光元件设置;荧光粉,填充于所述封装外壳与所述基板形成的空腔内;调光单元,分散于所述荧光粉中;其中,所述调光单元的状态可调,以实现分别对各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线进行调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对串联设置的各发光元件的出射光线进行调制,以实现对发光结构的各不同发光元件对应区域的亮度的调节,将其应用于背光模块中,可实现侧入式背光结构的区域背光动态调节技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结构、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器(或称“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显示装置”)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以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平板显示器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投影电视以及车载显示器等显示设备或集成显示功能的其他设备中。随着平板显示器的发展,大面积、高解析度、广视角、高速响应低功耗等性能指标,也已成为用户评判液晶显示器的性能优劣的关键性能指标。
通常,平板显示器包括背光模块和显示面板。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采用全局背光,其动态范围约为2个数量级,且全局背光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漏光现象,此为限制LCD显示对比度的原因之一。目前,为解决此问题,区域背光(local dimming)动态调节技术被提出,区域背光动态调节技术即将背光分成多个独立分区,每个分区的背光的亮度可根据待显示图像的亮暗场实时调节,由此,可实现LCD的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显示。但是,现有的区域背光动态调节技术仅局限于直下式结构的背光模块中,不适用于侧入式的背光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结构、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装置,以实现可将侧入式的背光结构应用于区域背光动态调节技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结构,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串联电连接的至少两个发光元件,还包括:
封装外壳,固定于所述基板的一侧,且分别包围各发光元件设置;
荧光粉,填充于所述封装外壳与所述基板形成的空腔内;
调光单元,分散于所述荧光粉中;
其中,所述调光单元的状态可调,以实现分别对各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射光线进行调制。
可选地,所述调光单元包括:
调光密封外壳;
磁致调光微粒,设置于所述调光密封外壳内;
所述磁致调光微粒的分散聚集程度可调,以实现对调光单元的状态的调节。可选地,该发光结构还包括:
电磁控制层,设置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荧光粉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封装外壳内;所述电磁控制层能够调节电磁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实现对所述磁致调光微粒的分散聚集程度的调节。
可选地,所述基板包括:
基材层;
发光控制线路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侧;
电磁控制层,设置于所述发光控制线路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
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电磁控制层背离所述基材的一侧;
其中,所述电磁控制层中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绝缘层中设置第二通孔,所述发光元件通过贯通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电连接至所述发光控制线路层。
可选地,所述调光密封外壳的形状包括圆球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7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水织机中的引纬装置
- 下一篇:车辆的电驱动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