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8015.5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6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一;张志鹏;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地质灾害 预警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该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包括:随震载体、红外发射器、抗震载体、红外接收器和报警器;红外发射器固定在随震载体上;红外接收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红外接收器固定在抗震载体上且沿圆周均匀分布;未发生震动时,红外发射器正对圆周的中心;每个红外接收器的输出端均与报警器连接;红外接收器用于在接收到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信号时向报警器发送脉冲信号;报警器用于在接收到脉冲信号时发出警报;当发生震动时,震动带动随震载体震动,引起红外发射器震动,导致红外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发生偏移,红外信号被红外接收器接收,引起报警器发出警报。本实用新型的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能够提高预警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灾害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矿山地质灾害的检测直接影响到矿山工作人员的安全。准确及时的对矿山地质进行检测预警能够保证矿山工作人员及时撤离危险区域,减少伤亡的发生。
目前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通常采用直接检测震动波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依赖于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导致灵敏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敏度高的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包括:随震载体、红外发射器、抗震载体、红外接收器和报警器;
所述红外发射器固定在所述随震载体上;所述红外接收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红外接收器固定在所述抗震载体上且沿圆周均匀分布;未发生震动时,所述红外发射器正对所述圆周的中心;每个所述红外接收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报警器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信号时向所述报警器发送脉冲信号;所述报警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脉冲信号时发出警报;
当发生震动时,震动带动所述随震载体震动,从而引起所述红外发射器震动,导致红外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发生偏移,从而使发出的红外信号被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引起所述报警器发出警报。
可选的,所述随震载体为刚性材质;所述随震载体包括地面基体和地下震动传递柱;所述地面基体位于地面以上,所述红外发射器固定在所述地面基体上;所述地下震动传递柱向下插入地面以下;所述地面基体与所述地下震动传递柱刚性连接;所述地下震动传递柱用于将地下的震动传递到所述地面基体上,从而带动所述红外发射器震动。
可选的,所述抗震载体包括抗震结构以及固定在所述抗震结构上的接收器载体;所述红外接收器固定在所述接收器载体上;所述抗震结构用于削减由地面传递至所述接收器载体上的震动。
可选的,所述抗震结构为悬浮结构、减震器和阻尼器中的一种。
可选的,多个所述红外接收器所形成的圆周的半径大小与所述圆周中心至所述红外发射器之间的距离大小成正比。
可选的,该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还包括防风罩;所述地面基体、所述红外发射器、所述抗震载体和所述红外接收器均被罩在所述防风罩内;所述防风罩用于防止风力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直接利用发生地质灾害时产生的震动使红外发射器的发射方向发生偏转从而检测到该偏转实现对震动的检测,当红外接收器检测到震动时可以直接确定发生地质灾害,省去了繁琐的数据处理流程,提高了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未经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8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