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度非对称的液晶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8446.1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6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潘轩龙;秦艳;赵俊杰;朱明;莫王芳;林宏伟;赵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炬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G09F9/35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5 | 代理人: | 束晓前 |
地址: | 3111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对称 液晶 支架 结构 | ||
一种高度非对称的液晶支架结构,包括支架本体,用于配合液晶背光片及液晶显示屏的安装,液晶背光片的左右其中一侧及液晶显示屏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焊针,所述支架本体正面设有凹槽,凹槽四周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块,支架本体背面设有若干定位柱,背面的左右其中一侧设有侧插块,上侧设有上插块,下侧设有下插块,侧插块、上插块和下插块的后部设有焊针插孔,并且上插块和下插块的焊针插孔的前端面相对于支架本体具有高度差。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度不对称的液晶支架,安装液晶显示屏时两侧焊针先后插入焊针插孔,避免插入操作有误,降低了装配难度,减少了插不进去孔、插错孔、部件损坏等现象,成产效率大大提高,人力及物力成本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非对称的液晶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能表都带有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通过液晶支架实现装配固定。为了实现各项功能,很多液晶显示屏带有两排与电路板连接的焊针,一般的液晶支架结构在装配时,无法让液晶显示屏的两侧焊针同时插入,一般是先将一侧焊针插入一部分,再插入另一侧的焊针,实际情况是这样操作插入另一侧的时候已插入的一侧容易弹出,需要来回反复调整,才能完成,重复工作生产效率低,这样的结构装配容易出现的插不进去孔甚至插错孔、部件损坏的现象,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不利于公司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度非对称的液晶支架结构,采用高度不对称的液晶支架,安装液晶显示屏时两侧焊针先后插入焊针插孔,避免插入操作有误,降低了装配难度,成产效率大大提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度非对称的液晶支架结构,包括支架本体,用于配合液晶背光片及液晶显示屏的安装,液晶背光片的左右其中一侧及液晶显示屏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焊针,所述支架本体正面设有凹槽,凹槽四周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块,支架本体背面设有若干定位柱,背面的左右其中一侧设有侧插块,上侧设有上插块,下侧设有下插块,侧插块、上插块和下插块的后部设有焊针插孔,并且上插块和下插块的焊针插孔的前端面相对于支架本体具有高度差,即上下焊针插孔与支架本体之间的距离不一致,且是上插块的焊针插孔与支架本体距离近。装配时,先安装液晶背光片,其焊针插入到支架本体侧插块的焊针插孔内,液晶背光片主体放入支架本体正面凹槽内,接着安装液晶显示屏,先将上侧焊针插入距离支架本体近的上插块焊针插孔内,插入一定深度后,再将下侧焊针插入下插块焊针插孔内,由于上侧焊针插入足够的深度,因此焊针不会弹出,液晶显示屏的主体装入限位块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上插块和下插块的前部设有焊针插槽。具有一定的导向限位作用,有利于焊针插入,避免插错孔。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本体上还设有导光组件,导光组件包括条形的固定块,一排导光柱穿过固定块,固定块两侧设有卡扣,支架本体上方设有导光固定框,导光固定框内设有与固定块相配合的条形孔。导光组件实现模块化装配,非常方便,只需要将固定块放入导光固定框的条形孔内,通过卡扣实现固定。其中,至少一侧的卡扣为弹性结构,条形孔两侧的导光固定框结构与卡扣结构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焊针插孔的直径从前往后逐渐减小,便于焊针插入。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内的左侧、中间及右侧分别设有凸条。凸条微微超出凹槽内底面,让液晶背光片具有一定的间隙架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高度不对称的液晶支架,安装液晶显示屏时两侧焊针先后插入焊针插孔,避免插入操作有误,降低了装配难度,减少了插不进去孔、插错孔、部件损坏等现象,成产效率大大提高,人力及物力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炬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炬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84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化控制智能潜水电泵
- 下一篇:真空载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