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辅助冷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9134.2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4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付拥军;刘俊逸;唐方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C07D307/60;F28B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智慧腾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8 | 代理人: | 杨雪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冷凝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冷凝装置,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内的冷凝件,所述罐体包括上罐体和下罐体,所述上罐体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上罐体的顶部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下罐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冷凝件包括第一冷凝板、第二冷凝板和设置在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之间冷却管,所述冷凝件一端连接在上罐体的侧壁上,另一端向下倾斜悬置在罐体内,所述冷凝件为多组,多组冷凝件交错设置在上罐体两对应的侧壁上,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其可保证混合气体中顺酐的收集率,减少浪费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混合有顺酐的混合气体一般直接经冷凝器完成顺酐的收集,但由于混合气体中顺酐浓度较高,现有的冷凝器很难一次实现顺酐的高效收集,排出的尾气中不可避免的含有部分顺酐,造成浪费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冷凝装置,其可保证混合气体中顺酐的收集率,减少浪费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辅助冷凝装置,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内的冷凝件,所述罐体包括上罐体和下罐体,所述上罐体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上罐体的顶部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下罐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冷凝件包括第一冷凝板、第二冷凝板和设置在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之间冷却管,所述冷凝件一端连接在上罐体的侧壁上,另一端向下倾斜悬置在罐体内,所述冷凝件为多组,多组冷凝件交错设置在上罐体两对应的侧壁上,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
优选的,所述上罐体的截面为上底向上逐渐缩小的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罐体的截面为下底向下逐渐缩小的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凝板为倒V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凝板为倒V型结构,其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槽。
优选的,所述导流槽内设置有导流孔。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为U型管。
优选的,所述冷凝件还包括用于支撑冷凝件悬置端的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上罐体包括外罐,套设在外罐内的内罐以及盘绕在内罐上,位于内罐和外罐之间的冷却盘管。
优选的,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阀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多组交错倾斜设置的冷凝件在罐体内构成混合气体的流动通道,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混合气体与冷凝件的接触面积,混合气体经进气口进入罐体后,在冷凝件的冷却作用下,部分顺酐液化为液滴,滴落至罐体底部,由出液口完成液体顺酐的收集;顺酐浓度降低后的混合气体由出气口排出,经管道再送入冷凝器中完成顺酐的最终收集。本实用新型可预先完成部分顺酐的冷凝收集,大大降低后期冷凝器的负荷,从而大大降低尾气中顺酐的含量,减少浪费的同时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辅助冷凝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冷凝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冷凝件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为上罐体、111为内罐、112为外罐、113为冷却盘管、12为下罐体、13为进气口、14为出气口、15为出液口、2为冷凝件、20为支撑杆、21为第一冷凝板、22为第二冷凝板、23为冷却管、231为进水口、232为出水口、24为导流槽、241为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9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建筑用混凝土搅拌后余料清理机构
- 下一篇:一种加固型检查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