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固体储能单元拼接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9523.5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2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铎;薛英喜;钟福春;李泽瑞;郝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固体 单元 拼接 框架结构 | ||
一种混凝土固体储能单元拼接框架结构,属于储能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储能装置都是固化架构不便大量运输,现场的安装复杂,适应性差,定制设计的成本高,浪费投资,增大施工工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承插管板和管板平行相对设置,若干根换热管均布在承插管板和管板之间,每根换热管的一端穿过管板并与管板焊接固定,每根换热管的另一端穿过承插管板并与承插管板焊接固定,每根换热管设置在承插管板外部的一端设有连接组件,管板的四角处分别固接有一个连接板,承插管板的四角处分别固接有一个连接板,管板中四角处的每个连接板与承插管板中四角处相对应的一个连接板通过一个骨架角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作为一种储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固体储能单元拼接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新能源大多存在不稳定的特性,所以近些年来储能技术的需求逐年提高,储能技术既可以降低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可以对不稳定的新能源进行调节,实现稳定利用;
随着储能需求的提高,不同地区和用户对于储能体量的需求不同,储能装置都是固化架构,不同尺寸的储能装置仅能引用于特定的空间中,不方便大量运输,使得现场的安装复杂,适应性差,定制设计的成本高,浪费投资,增大施工工期的问题。因此研发一种混凝土固体储能单元拼接框架结构,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拼装使用是很符合实际需求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储能装置都是固化架构不便大量运输,现场的安装复杂,适应性差,定制设计的成本高,浪费投资,增大施工工期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固体储能单元拼接框架结构;
一种混凝土固体储能单元拼接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承插管板、管板、四个骨架角钢、八个连接板和若干根换热管,所述承插管板和管板平行相对设置,若干根换热管均布设置在承插管板和管板之间,每根换热管的一端穿过管板并与管板焊接固定,每根换热管的另一端穿过承插管板并与承插管板焊接固定,每根换热管设置在承插管板外部的一端设有连接组件,管板的四角处分别固接有一个连接板,承插管板的四角处分别固接有一个连接板,管板中四角处的每个连接板与承插管板中四角处相对应的一个连接板通过一个骨架角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插管板为正方形板,承插管板的中心处加工有混凝土注入通孔,承插管板的每条边缘处的中部均加工有半圆形缺口,承插管板上还加工有四个紧固孔,四个紧固孔沿混凝土注入通孔的周向等距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管板为正方形板,管板的中心处加工有混凝土流通孔,承插管板的每条边缘处的中部均加工有半圆形缺口,管板上还加工有四个紧固孔,四个紧固孔沿混凝土流通孔的周向等距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承插管板和管板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厚度大于承插管板的厚度和管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承插短节和密封垫片,承插短节套装在换热管设置在承插管板外部的一端上,且承插短节与换热管焊接固定,密封垫片设置在换热管套有承插短节一端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承插短节一端加工有一号通孔,承插短节的另一端加工有二号通孔,一号通孔与二号通孔同轴连通设置,一号通孔的孔径与换热管的外径相同,二号通孔的孔径与密封垫片的外径相同,一号通孔的孔径小于二号通孔的孔径,一号通孔的深度与换热管设置在承插管板外部的长度相等,密封垫片设置在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形成的台阶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为矩形板,连接板的一角处设有矩形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骨架角钢与两个连接板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设置在管板外部一端的口径大于换热管设置在承插管板外部一端的口径,且换热管设置在管板外部一端的口径与二号通孔的孔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95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