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半自动扎带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9746.1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0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彦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极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04 | 分类号: | B65B13/04;B65B13/22;B65B6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半自动 扎带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半自动扎带机,属于工具领域。一种手持式半自动扎带机包括送料机构、扳机夹爪机构、扎带拉紧机构,扎带切断机构,动力装置。其中送料机构通过齿轮和皮带与动力装置连接;扳机夹爪机构与送料机构尾部连接;扎带拉紧机构通过齿轮与动力机构连接;扎带切断机构通过齿轮和凸轮与动力机构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扎带捆扎的效率;机器尺寸小重量轻;具有很好的便携性,能适应各种工作场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手持式半自动扎带机,属于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气安装行业,对于电线、管路等需要尼龙扎带捆扎的工作大多是手工完成的。市面上的自动扎带机,其结构是一个包括振料盘的气动送料机构。对于相对固定式的工作场所,比较适用,但是对于需要频繁更换工作场地的工作,由于其庞大的体积而移动不便,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市面上也有一种手动扎带枪,其机构本身不带有动力,依靠杠杆原理拉紧和突发机构切断尼龙扎带,这种手动扎带枪虽然体积小便携,但是其仍需要手动穿孔,稍微拉紧后再使用手动扎带枪切断,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为了实现尼龙扎带捆扎的自动化,同时兼具轻巧便携的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半自动扎带机,以用于需要频繁更换工作场地的尼龙扎带捆扎工作。
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手持式半自动扎带机,包括扳机夹爪机构1、送料机构2、扎带拉紧机构3,动力装置4,扎带切断机构5,壳体Ⅰ43,壳体Ⅱ44。
所述的动力装置4,包括直流无刷电机6和蜗轮减速器7。其中直流无刷电机6卡装在壳体Ⅰ43上,直流无刷电机6输出轴与蜗轮减速器7输入轴同轴连接。
所述的扳机夹爪机构1,包括扳机8、销轴Ⅰ9,连杆Ⅰ10,中间连杆11,销轴Ⅱ12,连杆Ⅱ13,上夹线爪14,螺钉Ⅰ15,销轴Ⅲ16,下夹线爪17。其中扳机8通过销轴Ⅰ9连接于壳体Ⅰ43上,可绕销轴Ⅰ9自由转动。中间连杆11通过销轴Ⅱ12连接于壳体Ⅰ43上,可绕销轴Ⅱ12自由转动。下夹线爪17通过销轴Ⅲ16连接于壳体Ⅰ43上,可绕销轴Ⅲ16自由转动。上夹线爪14通过螺钉Ⅰ15固连与壳体Ⅰ43上。扳机8、连杆Ⅰ10、中间连杆11、连杆Ⅱ13和下夹线爪17依次通过短销轴铰接。
所述的送料机构2,包括带轮Ⅰ18,带齿轮19,皮带Ⅰ20,方形料槽21,料槽盖板22,皮带Ⅱ23,带轮Ⅱ24,带轮销轴Ⅰ25,螺钉Ⅱ26,推动块27,带轮Ⅲ28,带轮销轴Ⅱ29。其中带齿轮19和蜗轮减速器7输出轴连接同步转动,带轮Ⅰ18通过皮带Ⅰ20与带齿轮19连接,带轮Ⅰ18与带轮销轴Ⅱ29过盈连接,带轮销轴Ⅱ29两端铰接与壳体Ⅰ43和壳体Ⅱ44,带轮销轴Ⅱ还与带轮Ⅲ28过盈连接,带轮Ⅲ28与带轮Ⅱ24通过皮带Ⅱ23连接,带轮Ⅱ24用带轮销轴Ⅰ25连接在壳体Ⅰ43上。方形料槽21卡装在壳体Ⅱ44上,料槽盖板22扣装在方形料槽21上。推动块27通过螺钉Ⅱ26固连与皮带Ⅱ23上,推动块27穿过料槽盖板上的开口槽安装在方形料槽21的内部。
所述的扎带拉紧机构3,包括从动摩擦轮30,滚从套筒31,齿轮轴Ⅰ32,齿轮轴Ⅱ33,主动摩擦轮34,单向滚针轴承Ⅰ35,中间传动齿轮36,拉紧齿轮37,从动摩擦轮销轴38。其中蜗轮减速器7输出轴与带齿轮19连接,带齿轮19与中间传动齿轮36啮合,中间传动齿轮36与拉紧齿轮37啮合,拉紧齿轮37与单向滚针轴承Ⅰ35外圈过盈连接,单向滚针轴承Ⅰ35与齿轮轴Ⅰ32连接,齿轮轴Ⅰ32还与主动摩擦轮34过盈连接。从动摩擦轮30通过从动摩擦轮销轴38铰接于壳体Ⅰ43上。齿轮轴Ⅰ32和齿轮轴Ⅱ33两端分别通过滚动套筒铰接与壳体Ⅰ43和壳体Ⅱ44上。
所述的扎带切断机构5,包括单向滚针轴承Ⅱ39,凸轮40,切断刀41,弹簧42。其中单向滚针轴承Ⅱ39与齿轮轴Ⅱ33连接,其外圈与凸轮40通过键连接,切断刀41通过销轴铰接在壳体Ⅰ43上,凸轮40与切断刀41面接触,切断刀41前面与弹簧42接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极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极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97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