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顶顶盖横梁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9760.1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3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武磊;蔡一迪;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1 | 代理人: | 杨瑞玲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顶 顶盖 横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顶顶盖横梁结构,其包括底板、加强筋及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均为长条状,所述底板和顶板平行对应设置,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多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底板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侧边边缘分别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所述加强筋,所述底板的中央设置有所述加强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重量减轻、强度增加、不易锈蚀、防止下沉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车顶顶盖横梁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动汽车中车顶顶盖横梁的设计,主要采用铁板或铝板设计,重量较大,且易生锈;同时车顶顶盖横梁受到上行架焊接变形产生的挤压力,车顶顶盖横梁下沉严重,无法避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重量减轻、强度增加、不易锈蚀、防止下沉的车顶顶盖横梁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顶顶盖横梁结构,其包括底板、加强筋及顶板,
所述底板与顶板均为长条状,所述底板和顶板平行对应设置,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多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底板与顶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根加强筋平行于所述底板的侧边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侧边边缘分别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所述加强筋。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中央设置有所述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底板与顶板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
进一步地,其两端的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成坡形倒角。
更进一步地,所述倒角的角度为25°~35°。
更进一步地,其采用全铝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便于工业制造和大范围推广。
2.减轻重量,采用类似中空的结构设计以替换以前的铁板、铝板结构。
3.增加强度,防止因与伤行架焊接变形产生的挤压力导致顶盖横梁下沉。
4.采用全铝材料设计,既减轻了重量,又防止材料锈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顶顶盖横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顶顶盖横梁结构,其包括底板1、加强筋2及顶板3,所述底板1与顶板3均为长条状,所述底板1和顶板3平行对应设置,所述底板1与顶板3之间设置有多根加强筋2,所述加强筋2分别与所述底板1与顶板3固定连接。所述多根加强筋2平行于所述底板1的侧边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的相对两侧侧边边缘分别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底板1的所述加强筋2。所述底板1的中央也设置有所述加强筋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2与所述底板与顶板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顶顶盖横梁结构两端的所述底板1与顶板3之间设置成坡形倒角。所述倒角的角度为25°~35°。
车顶顶盖横梁结构采用全铝材料设置。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97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清洗结构的油炸装置
- 下一篇:蹦床支撑架及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