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工业中低温余热的高盐废水蒸发浓缩及淡水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9770.5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9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涂爱民;朱冬生;尹应德;刘世杰;莫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02 | 分类号: | C02F1/02;C02F1/04;C02F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邓潮彬;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工业 低温 余热 废水 蒸发 浓缩 淡水 回收 装置 | ||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工业中低温余热的高盐废水蒸发浓缩及淡水回收装置,包括设有废水池的填料式蒸发浓缩塔、淡水回收塔、连接风管、废水循环泵、废水加热器、冷却循环泵、蓄热水箱和冷却器;废水池通过排污管连接至污泥脱水车间;淡水收集池将淡水输送至淡水用户;表冷器的入口与冷却循环泵的出口相连,表冷器的出口顺次与蓄热水箱和冷却器相连,冷却器冷侧与厂区冷却塔冷却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利用非金属弹性体填料式蒸发方式来蒸发浓缩废水,利用厂区丰富的中低品位余热资源来为蒸发设备提供热源,回收部分淡水凝结热用于生活热水,回收淡水给厂区淡水用户,达到节能环保、节约废水蒸发浓缩系统投资和节省运行能耗费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厂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工业中低温余热的高盐废水蒸发浓缩及淡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蒸发浓缩零排放已成为环保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热蒸法浓缩末端高盐废水几乎成了实现废水零排放绕不开的环节。传统蒸发浓缩设备存在以下缺陷:(1)能耗大; (2)普遍以昂贵的防氯离子腐蚀的钛材作为蒸发器换热管材料,增加了设备投资,且受制于前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波动的约束,表面腐蚀和结垢风险仍然存在,维护工作量大;(3)对进蒸发器的高盐废水水质要求较高,增加了系统水处理费用,系统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足; (4)当采用低温烟气蒸发法时,虽然蒸发成本有所下降,但废水中的固形物被收集到烟尘当中,废水中有害的固形物没有进行收集集中而是随烟尘扩散到环境中,成为潜在危害。
研究开发新一代高盐废水蒸发浓缩技术和淡水回收设备,降低废水蒸发浓缩成本,实现废水零排放工艺的危废可控和淡水全回收,提高末端废水零排放系统运行可靠性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废水蒸发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工业中低温余热的高盐废水蒸发浓缩及淡水回收装置,该装置利用工厂低品位废热为蒸发浓缩热源,采用填料式蒸发技术浓缩高盐废水和湿式表面式冷却回收淡水实现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工业中低温余热的高盐废水蒸发浓缩及淡水回收装置,包括填料式蒸发浓缩塔、淡水回收塔,
所述填料式蒸发浓缩塔的塔内底部设有废水池,所述废水池上方设有蒸发填料,所述蒸发填料将所述填料式蒸发浓缩塔的塔内空间分割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且所述蒸发填料的上方设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通过管道与所述废水池连通且其连通管道上设有废水循环泵和废水加热器;
所述淡水回收塔的塔内底部设有淡水收集池,所述淡水收集池的上方设有湿式表面冷却器,所述湿式表面冷却器将所述淡水回收塔的塔内空间分割成上腔体和下腔体;
其中,所述填料式蒸发浓缩塔的下腔体与所述淡水回收塔的下腔体通过引风管道连通,所述引风管道内设有循环风机,所述填料式蒸发浓缩塔的上腔体与所述淡水回收塔的上腔体通过连接风管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用于驱动所述填料式蒸发浓缩塔和所述淡水回收塔之间的空气和热风循环,所述湿式表面冷却器的热媒侧设有入口和出口均连接在湿式表面冷却器上的热水流出管,所述热水流出管上设有储热水箱、冷却器和冷却循环泵,在冷却循环泵的驱动下,热水流出管中的热媒水先进入储热水箱释放热量后进入冷却器冷却,最后回流至湿式表面冷却器;所述淡水收集池送至淡水用户;所述储热水箱中的水送至生活热水用户。
如上所述的利用工业中低温余热的高盐废水蒸发浓缩及淡水回收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引风管道的入风口设有第一挡水板,所述淡水回收塔的出风口设置有第二挡水板。
如上所述的利用工业中低温余热的高盐废水蒸发浓缩及淡水回收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废水池通过排污管连接有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出口通过污泥管连接至污泥脱水车间,所述污泥管上设置有污泥泵,所述冷却器还连接至厂区循环水冷却的冷却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97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