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温变色护套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9960.7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0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宾宾;李志强;李鑫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庆州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7/36;H01B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451255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护套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温变色护套软电缆,包括缆芯组件、缠绕包覆于所述缆芯组件外的缠绕层、包覆于所述缠绕层外的护套层、包覆于所述护套层外的感温变色发光层,所述缆芯组件包括隔热支撑体和多组缆芯,所述隔热支撑体的外周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对应安装有一组缆芯,各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覆盖有用于将缆芯锁定于安装槽内的导热压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多缆芯电缆的各缆芯的发热状态无法单独提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温变色护套软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的绝缘层一般为聚氯乙烯、交联聚烯烃等,当电流超过输电电缆承载能力时,输电电缆中的导电体会发热,发热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引燃其绝缘层,从而引发安全问题,因而及时发现电缆的温度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360831U公开了一种可提示发热状态的输电电缆,该输电电缆的绝缘护套外设置一个感温变色套管,输电电缆中的导电体发热时,热量通过绝缘层传递到感温变色套管,感温变色套管中的感温色粉颗粒或者感温油墨根据温度变化而变色,提示输电电缆的发热程度,为用户提供早期预警。然而,上述结构不适用于多缆芯电缆,由于多缆芯电缆由多组独立的缆芯结合在一起,每组缆芯单独供电,各组缆芯之间会发生热传递,因而无法单独提示各缆芯的发热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温变色护套软电缆,以解决多缆芯电缆的各缆芯的发热状态无法单独提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温变色护套软电缆,包括缆芯组件、缠绕包覆于所述缆芯组件外的缠绕层、包覆于所述缠绕层外的护套层、包覆于所述护套层外的感温变色发光层,所述缆芯组件包括隔热支撑体和多组缆芯,所述隔热支撑体的外周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对应安装有一组缆芯,各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覆盖有用于将缆芯锁定于安装槽内的导热压条。
进一步地,各所述安装槽之间的隔热支撑体内设置有隔热腔。
进一步地,所述缆芯包括多个绞合的导体,每个所述导体包括位于中部的导线以及包覆在导线外部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外包覆有单面金属塑料复合带,所述单面金属塑料复合带的金属层面向内,塑料层面向外。
进一步地,所述单面金属塑料复合带为单面铝塑复合带或铜塑复合带。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支撑体采用聚丙烯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层采用聚乙烯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压条采用软铜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以隔热支撑体作为缆芯的安装基体,隔热支撑体具有隔热的效果,减小了各缆芯之间的热传递,当其中一缆芯发热时,该缆芯发出的热量通过导热压条传递给其外侧的护套层,再传递给感温变色发光层,感温变色发光层位于该缆芯外部的区域因温度的升高而变色,从而提示该缆芯的发热状态。导热压条除了具有固定缆芯的作用外,还能够及时将缆芯的发热传递出去,使得其外部的感温变色发光层能够及时响应,感温变色的灵敏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缆芯组件;11-隔热支撑体;111-安装槽;112-隔热腔;12-缆芯;121-导体;1211-导线;1212-绝缘层;122-单面金属塑料复合带;13-导热压条;20-缠绕层;30-护套层;40-感温变色发光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庆州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庆州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99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