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准确定位的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60466.2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4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茜;秦月兰;胡霞红;杨莉芬;周超;刘从香;方于;彭友;李婷秀;张娟;王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茜;秦月兰;胡霞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095;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4227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准确 定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准确定位的胃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胃管本体,胃管本体的空腔内穿装有导丝,导丝沿胃管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胃管本体的前端开口处;导丝的空腔内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毛细吸管,毛细吸管的内腔设置有由pH测试纸拧成的测试线,在毛细吸管靠近导丝的开口处设置有泡沫吸水球,且泡沫吸水球与测试线连接且接触。本实用新型可直接根据测试线变色后的颜色来判断胃管本体的位置是否正确,解决了护理人员将胃管插入到患者胃部时,需要通过较为复杂的方法判断胃管的位置是否正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耽误了急救时间的问题,实现准确定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准确定位的胃管。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病情需要,有些患者需要留置胃管。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内,在插胃管操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胃管是否插入到胃内,通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有:抽取胃液法、听气过水声法、水中测试法。抽取胃液法,是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最可靠的方法,但是过程繁琐复杂。当患者胃液少时,不一定能抽到胃液听气过水声法。即将听诊器置病人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的空气,听到气过水声。水中测试法是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上述的几种测试方法特点和操作流程,都存在共同的缺陷就是测试时间长、技术要求高,且需要专门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在插胃管操作失败后,须再次插管后需要再次检测位置,耗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准确定位的胃管,以解决现有目前胃管插管中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准确定位的胃管,包括:胃管本体,胃管本体的空腔内穿装有导丝,导丝沿胃管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胃管本体的前端开口处;
导丝的空腔内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毛细吸管,毛细吸管的内腔设置有由pH测试纸拧成的测试线,在毛细吸管靠近导丝的开口处设置有泡沫吸水球,且泡沫吸水球与测试线连接且接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胃管本体的前端设置有气囊,胃管本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充气导管,充气导管与气囊连通。
采用上述的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胃管本体上设置有气囊,能够实现胃管的定位和固定,从而防止胃管的脱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毛细吸管远离泡沫吸水球的一端长于导丝远离泡沫吸水球的一端1-2cm,且毛细吸管的长度与测试线的长度一致。
采用上述的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样的设置,可以在不拔出导丝的情况下就能通过判断毛细吸管内的测试线是否变色来确定是否准确定位,更加简单快捷。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毛细吸管与导丝之间填充有缓冲海绵层。
采用上述的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缓冲海绵增加毛细吸管和导丝之前的缓冲作用,避免在导丝发生弯折时对内腔的毛细吸管造成损伤,影响测试线的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胃管本体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
采用上述的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刻度线可以大体计算出胃管置入的位置,对胃管是否插入于胃中有初步预测判断。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测试线的直径为0.5-2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茜;秦月兰;胡霞红,未经陈茜;秦月兰;胡霞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04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旋击式金属薄壁管调直机
- 下一篇:一种衬衫与裤子扣装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