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60571.6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6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舒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舒婷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9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业 栽培 根系 施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贯穿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的一侧固定贯穿连接有位于箱体顶部中侧的第二管道。该装置通过设置的箱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环形管、导向块和出肥口,在使用时,首先分别向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内注入肥料,使得肥料顺着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倾斜的底侧部位流到箱体一侧的环形管内,然后顺着环形管内部底侧的导向块的顶部流淌的同时,穿过出肥口流到土壤内,达到避免肥料残留在管道内的效果,极大的增加其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有关树根系生长的地上部各器官发育相关性成果的报道日益增加,如何进行有效施肥是目前施肥研究中的重点,现有技术中包括将肥料撒在地上使用水进行灌溉或直接将肥料溶解在水中灌溉,这两种做法均非常容易引起根系上返,使得根系分布在地表。
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09572723U)的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涉及林业栽培技术领域,该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具体为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包括注肥管,所述施肥管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第一通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管,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管。该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可以通过预埋该装置以达到有益肥料直接传送到根部的效果,防止了肥料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散发掉,也有效避免了集中施肥造成大面积烂根腐败的情况,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现有的施肥装置在使用时,出肥孔存在堵塞的可能,而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环形管内进入土壤,导致肥料无法排出的情况发生。
2、现有的施肥装置在使用时,通孔和环形管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注入肥料后,肥料可能无法完全通过出肥孔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具备可以疏通出肥口,且可以对肥料进行导向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的出肥孔容易堵塞和肥料可能无法完全排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栽培用根系施肥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贯穿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的一侧固定贯穿连接有位于箱体顶部中侧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插杆,所述第二插杆的一侧固定贯穿连接有位于箱体顶部另一侧的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插杆,所述第三插杆的右侧设置有三个接近箱体的一侧分别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一端连通的环形管,三个所述环形管内腔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导向块,三个所述导向块的顶侧均开设有若干出肥口,若干所述出肥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三个环形管远离箱体一端的加固杆。
优选的,所述加固杆的前侧横截面呈L型,所述底架的前侧横截面呈倒T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杆、第二插杆和第三插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塞,三个所述活塞的直径略大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底端均朝右下侧45度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底端均固定贯穿于箱体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内腔壁面均为光滑表面。
优选的,若干所述出肥口均呈上窄下宽状,若干所述出肥口的底部均延伸至相应环形管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舒婷,未经刘舒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05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