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勾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60767.5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0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灵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2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勾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勾线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勾线器,包括支杆、固定环和手柄,所述支杆的底部插接在固定环的内部,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手柄的顶部,所述支杆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勾槽,所述支杆正面的顶部开设有贯穿的线槽,所述勾槽位于线槽一侧的中部,且勾槽与线槽连通,所述支杆的顶部设有尖刺部,所述固定环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杆的底部插接在卡槽的内部,所述固定环顶部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两个定位槽位于卡槽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在微创手术缝合时,把缝合线从勾槽放入线槽中送入人体内进行缝合或牵拉,手术完毕后再把多余的缝合线通过线槽带出人体,使用方便,且在穿刺的同时可以放线,而且不用保护套,减少创伤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勾线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勾线器。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简称手术,俗称开刀,凡指透过外科设备或外科仪器,经外科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的操作下,进入人体或其他生物组织,以外力方式排除病变、改变构造或植入外来物的处理过程。
现在手术缝合时是使用穿刺器,手术时间先要穿刺,再用持针钳放线,手术时间长,创伤面积大,为此,设计了一种勾线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勾线器,具备减小创伤面积的优点,解决了现在手术缝合时是使用穿刺器,手术时间先要穿刺,再用持针钳放线,手术时间长,创伤面积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勾线器,包括支杆、固定环和手柄,所述支杆的底部插接在固定环的内部,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手柄的顶部,所述支杆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勾槽,所述支杆正面的顶部开设有贯穿的线槽,所述勾槽位于线槽一侧的中部,且勾槽与线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支杆的顶部设有尖刺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杆的底部插接在卡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顶部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两个定位槽位于卡槽的两侧,且两个定位槽与卡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支杆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插接在定位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定位槽连通,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插接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的一端与定位块的外侧接触。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勾线器,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勾线器,通过支杆、勾槽和线槽的设计,在微创手术缝合时,把缝合线从勾槽放入线槽中送入人体内进行缝合或牵拉,手术完毕后再把多余的缝合线通过线槽带出人体,使用方便,且在穿刺的同时可以放线,而且不用保护套,减少创伤面积。
2、该勾线器,通过固定环、手柄、卡槽、定位槽、螺纹孔、固定螺钉、定位块的配合使用,支杆的底部插接在固定环上的卡槽中,并使用定位块位于定位槽的内部,方便了支杆的安装定位和更换,同时,通过固定螺钉可以将定位块进行固定,保证了支杆安装的牢固性,提高了实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环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杆结构仰视图。
图中:1、支杆;2、尖刺部;3、勾槽;4、线槽;5、固定环;6、手柄;7、卡槽;8、定位槽;9、螺纹孔;10、固定螺钉;11、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灵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灵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07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有一体电脑的电暖茶几
- 下一篇:外部加强结构的铝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