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饮用水硫化物智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61213.7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1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球;余鹏;陈新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北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N21/01;B01F13/08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包晓晨 |
地址: | 512002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用水 硫化物 智能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饮用水硫化物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器和可见分光光度计,所述搅拌器顶部固定连接有两根限位杆,所述双头转动杆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永磁体,所述搅拌棒内部设置有铁块。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搅拌器内部螺栓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输出轴顶部固定连接双头转动杆,双头转动杆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永磁体,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双头转动杆转动,双头转动杆顶部固定连接的永磁体与检测烧杯内的搅拌棒磁力链接,当双头转动杆转动时,带动搅拌棒转动,对检测烧杯内的饮用水和硫化物检测试剂进行搅拌,加速其混合,同时防止搅拌棒影响检测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硫化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饮用水硫化物智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全球重要的自然资源。随着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大量有机物及重金属物质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到水源中,饮水源遭遇到严重污染。水体中的异臭异味问题会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危害。导致水体产生的异味问题的原因有多种,由硫化物所导致的水体产生异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水体产生异味的硫化物有硫化氢、二甲硫、甲硫醇、二甲二硫异硫化物等物质。产生硫化氢的原因有多种,如:从含硫矿石中提炼铜、镍、煤的低温焦化、石油开采提炼、橡胶、二硫化碳、皮革、硫化染料、动物胶等生产中会产生硫化氢;或者含硫煤燃烧也产生硫化氢;或者有机物腐败也产生硫化氢。另外,在整治硫酸沟渠、河道、疏通下水道的过程中或者受到工农业污染的水源、河流、湖泊、水库等底泥上翻时,水体中都会含有各种硫化物,产生难闻的臭鸡蛋味。据报道,广州、上海、杭州等城市不少生活饮用水都产生了所谓的“臭河泥味”,其原因也是由于水体受到了硫化物的污染,硫化氢会给人体带来多种伤害。硫化氢具有难闻的刺激性,能够引发眼结膜炎。当硫化氢浸入血液后,部分硫化氢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硫化血红蛋白会使人出现中毒,所以需要对饮用水进行硫化物检测;
现有技术中的饮用水硫化物检测装置,一般是通过在饮用水中放入硫化物检测试剂,在通过搅拌使试剂充分溶解,观察饮用水的颜色,但是搅拌棒一般都与搅拌电机直接连接,含有少量电离子,容易使检测产生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饮用水硫化物检测装置,一般是通过在饮用水中放入硫化物检测试剂,在通过搅拌使试剂充分溶解,观察饮用水的颜色,但是搅拌棒一般都与搅拌电机直接连接,含有少量电离子,容易使检测产生误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饮用水硫化物智能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饮用水硫化物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器和可见分光光度计,所述搅拌器顶部固定连接有两根限位杆,两根所述限位杆之间设置有检测烧杯,所述检测烧杯内部设置有搅拌棒,所述搅拌器内部螺栓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顶部固定连接有双头转动杆,所述双头转动杆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永磁体,所述搅拌棒内部设置有铁块。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棒外壁为聚氯乙烯,且搅拌棒呈橄榄状,减少对检测烧杯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永磁体磁极相同,两个相同磁极的永磁体,对搅拌棒两端进行磁接,使搅拌棒永远位于检测烧杯底部中心。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头转动杆呈U字型结构。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器设于可见分光光度计左侧。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见分光光度计左侧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盖,混合完毕后,打开密封盖,将混合液体放入可见分光光度计,从可见分光光度计读取数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北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粤北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12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