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极片热复合装置及电池叠片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62024.1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2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郑赫;王玉涛;李昆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83;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极片热 复合 装置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热复合装置及电池叠片设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极片热复合装置包括主驱动机构和热合机构。主驱动机构具有分设于电池极片上下且构成对电池极片的夹持、异向转动以驱使电池极片行进的两组驱动单元;沿电池极片的行进方向,热合机构设置于主驱动机构的上游,且具有分设于电池极片上下、套设于可自由旋转的转动辊上而可往复转动的两组加热带;两加热带配置有可提升自身温度的加热部件,并与电池极片紧密贴合而随电池极片的行进而转动,以构成对电池极片的加热压合。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极片热复合装置,可优化电池极片热复合装置的驱动配置,以提升由极片和隔膜形成的电池极片在加热压合及行进过程中行进速度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极片热复合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池叠片设备。
背景技术
在使用传统能源作为动力供给的汽车工业环境下,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视。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汽车工业的电气化,是实现我国对国外汽车工业“弯道超车”这一目标的战略性措施。
锂离子设备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方形叠片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之一,其中,叠片速度快慢直接决定整线产能与电芯制造成本。
目前大都采用Z型叠片技术,已经量产的全球最快的叠片速度为0.6s/片,使用该叠片方法速度较慢,造成设备台数需求量大,占地面积大,购置成本高,后期维护成本、能源消耗大,因而,可以同时堆叠多片的热复合叠片方式,成为了叠片技术发展的趋势。但受限于普通辊压式复合方式对齐度难以保证,无成熟检测方案,且存在极片端面压裂的问题,至今无法大批量使用。
现有的极片和隔膜首先需要加热压合,形成的电池极片需要在加工线路上行进,这就需要使用大量的转辊,且多处的转辊均需驱动旋转以使各个环节正常运行;这不仅需要较多地配设驱动电机,且经常会产生各环节转动速度不一致、进而导致电池极片堆积或拉扯撕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极片热复合装置,以优化电池极片热复合装置的驱动配置,提升由极片和隔膜形成的电池极片在加热压合及行进过程中行进速度的一致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极片热复合装置,用于将极片和隔膜叠合形成的电池极片压合为一体,包括:
主驱动机构,所述主驱动机构具有分设于所述电池极片上下且构成对所述电池极片的夹持的两组驱动单元,两所述驱动单元异向转动以构成对所述电池极片行进的驱使;
热合机构,所述热合机构沿所述电池极片的行进方向设置于所述主驱动机构的上游,且具有分设于所述电池极片上下、套设于可自由旋转的转动辊上、而可往复转动的两组加热带;两所述加热带配置有可提升自身温度的加热部件,并具有与所述电池极片紧密贴合而随所述电池极片行进的转动,以构成对所述电池极片的加热压合。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从动辊和主动辊、以及套设于所述从动辊和所述主动辊上的驱动带,所述驱动带随所述主动辊的旋转而往复转动,而构成所述驱动单元对所述电池极片行进的驱使。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辊为间隔设置的入端转辊和出端转辊,位于所述行进方向上游的所述入端转辊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出端转辊的径向尺寸。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组分设于所述电池极片上下的PET膜机构,所述PET膜机构包括收放膜转辊、以及装设于所述收放膜转辊上的PET薄膜;所述PET薄膜由所述收放膜转辊上引出,于所述热合机构的上游汇入,并贴合于所述电池极片的上或下表面,再从所述主驱动机构的下游分出,而引回至所述收放膜转辊。
进一步的,所述收放膜转辊包括卷装有所述PET薄膜并可自由旋转的放膜辊,以及可驱动旋转、以卷起所述PET薄膜而将所述PET薄膜引回的收膜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2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自锁组件
- 下一篇:浓液蒸发系统的预处理成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