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底电缆抢修用硫化筒封头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63675.2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6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王文东;王中懋;张瑾;仇广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格莱锐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 电缆 抢修 硫化 筒封头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底电缆抢修用硫化筒封头模具,其包括内侧模和外侧模,内侧模和外侧模拼合后之间形成半侧管体空间以及与半侧管体空间相连通的注入通道和平衡通道,半侧管体空间包括呈半环形的内层管体空间和设于内层管体外周面上且呈半环形的外层管体空间,内层管体空间和外层管体空间相连通,外层管体空间与内层管体空间的两端部的距离分别为a、b,外层管体空间的外径为c,4:5≥a:b≥1:5,1:1≥c:b≥15:17。成型后的半侧管体的外层管体和内层管体的相对位置调整,在内层管体端面与外层管体相距较远的一端插入硫化筒时,相当于对内层管体的两端部均匀设置了加固环,保证内层管体均匀受力,提高了内层管体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底电缆抢修用硫化筒封头模具。
背景技术
硫化筒封头通常包括内层管体以及设于所述内层管体周面上且与其同轴的外层管体,现有的海底电缆抢修用硫化筒封头模具在安装完成后容易在收挤压时出现掉碎屑等问题,且由于在模具的单侧注入,注塑成型时间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在收挤压时不易出现掉碎屑等问题的海底电缆抢修用硫化筒封头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底电缆抢修用硫化筒封头模具,其包括内侧模和外侧模,所述内侧模和外侧模拼合后之间形成半侧管体空间以及与所述半侧管体空间相连通的注入通道和平衡通道,所述半侧管体空间包括呈半环形的内层管体空间和设于所述内层管体外周面上且呈半环形的外层管体空间,所述内层管体空间和所述外层管体空间相连通,所述外层管体空间与所述内层管体空间的两端部的距离分别为a、b,所述外层管体空间的外径为c,4:5≥a:b≥1:5,1:1≥c:b≥15:17。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内层管体空间的周面与端面之间弧形过渡。
另一种优化方案,a:b=1:2。
另一种优化方案,c:b=15:16。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注入通道分别位于半侧管体空间的两端部,所述平衡通道位于半侧管体空间的周面上。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半侧管体空间任一端部的所述注入通道有三条且均匀分布。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平衡通道与所述半侧管体空间的周面相连通,所述外层管体空间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平衡通道,同一侧的平衡通道位于与其所在侧的内层管体空间的端面以及外层管体空间之间的中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外层管体空间与内层管体空间的两端部的距离分别为a、b,外层管体空间的外径为c,4:5≥a:b≥1:5,1:1≥c:b≥15:17,成型后的半侧管体的外层管体和内层管体的相对位置调整,在内层管体端面与外层管体相距较远的一端插入硫化筒时,相当于对内层管体的两端部均匀设置了加固环,保证内层管体均匀受力,从而提高了内层管体的强度,防止其在受挤压时出现掉碎屑的问题,且双向注入,成型快,效率提高了1/3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1-3分别为内侧模的主视图、左视图以及仰视图;
附图4-6分别为外侧模的主视图、左视图以及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格莱锐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格莱锐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36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理传送带残渣的洗框机
- 下一篇:一种防水设备的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