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推动式双剂混合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64441.X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9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沈龚平;俞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龚平 |
主分类号: | B01F13/00 | 分类号: | B01F13/00;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2015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动 式双剂 混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动式双剂混合瓶,包括混合瓶主体,混合瓶主体的顶端表面安装有瓶身,瓶身的底端安装有撕口,撕口的底端安装有粉仓,瓶身的内侧底端安装有小内塞。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液瓶顶端设置装液结构,并在底端设置可推动粉仓,需要混合时仅简单的通过丢弃撕口的限位结构,将粉仓推入至瓶身内部直接进行不同药剂之间的混合,更方便简单的混液作用,降低针管的使用和浪费,并减少医疗人员出现失误的状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存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推动式双剂混合瓶。
背景技术
目前较为常用的剂量瓶一般为单独装载,放置于收纳盒中分区域存放,需要双液混合时一般采用针管将其中一个液体部分的药剂抽取,随后打入其他需要混合药剂的瓶内进行晃动混合。
但是,由于需要反复操作上述操作,医疗人员容易在比较忙的情况下弄混不同的药剂瓶,造成一定量的药物损失,同时由于采用的针管一般为一次性针管,需要反复丢弃和更换,在造成浪费的情况下,随意丢弃还会影响环境,因此会造成工作效率底下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推动式双剂混合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推动式双剂混合瓶,包括混合瓶主体,所述混合瓶主体的顶端表面安装有瓶身,所述瓶身的底端安装有撕口,所述撕口的底端安装有粉仓,所述瓶身的内侧底端安装有小内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瓶身中部一侧内部表面设置有定位刀口,所述瓶身的中部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直角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小内塞的表面设置有扇叶口,所述小内塞底端设置有堵塞口,所述堵塞口分别与瓶身和粉仓为固定连接,所述小内塞是由硅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撕口分别与瓶身表面和粉仓表面为固定连接,所述撕口表面设置有开槽,所述撕口主要是由PVC塑料材质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仓分为三层结构层叠设置,所述粉仓的表面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侧设置有装载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载管是由聚氨酯塑料制作而成,所述瓶身底端表面中部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是由塑料膜和植物纤维膜复合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液瓶顶端设置装液结构,并在底端设置可推动粉仓,需要混合时仅简单的通过丢弃撕口的限位结构,将粉仓推入至瓶身内部直接进行不同药剂之间的混合,更方便简单的混液作用,降低针管的使用和浪费,并减少医疗人员出现失误的状况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内塞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内塞结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撕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撕口结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粉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粉仓结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龚平,未经沈龚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44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