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无带电显示闭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66861.1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8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毛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胜太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G01R15/18;G05B19/04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袁敏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电 显示 闭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无带电显示闭锁装置,包括装设于电气设备上用于指示高压带电体是否带电的显示器以及装设在高压带电体附近的高压传感器;所述高压传感器包括感应式传感器、第二储能元件、第二无线能量传输模块以及与所述感应式传感器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显示器包括第一微处理器CPU、指示器、第一储能元件、第一无线能量传输模块以及与所述第一述微处理器CPU通信连接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感应式传感器发送电信号至所述显示器,得到相应输电线的带电信息。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和显示器都采用无线能量传输和无线信号传输方式,不需要装设低压电源线和信号线,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提高了设备的安装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电力系统中用于指示高压带电体是否带电指示和防止电气误操作双无高压带电显示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是电力系统用来指示高压设备和输电线路是否带有高压电的检测和指示设备,目的是在进行设备检修时提示操作人员设备线路是否处于带电状态,防止因误入间隔或误操作设备而引起误操作事故。高压带电显示装置主要由传感器和显示器组成,现有绝大部分高压带电显示装置的传感器感应到的高压带电信号通过电缆传输给显示器,即便是少量的无线传输,传感器中电路部分的供电电源,要么采用太阳能供电,有么采用干电池供电,皆因安装和维护不便,易造成次生事故,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传感器和显示器采用无线能量传输,传感器和显示器之间采用无线信号传输的户外型双无高压带电显示闭锁装置。
技术方案:
一种双无带电显示闭锁装置,包括装设于电气设备上用于指示高压带电体是否带电的显示器以及装设在高压带电体附近的高压传感器;
所述高压传感器包括感应式传感器、第二储能元件、第二无线能量传输模块以及与所述感应式传感器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感应式传感器安装在输电线侧,感应输电线是否带电并变送为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所述显示器;所述第二储能元件与所述感应式传感器电连接并为其供电;所述第二无线能量传输模块与所述第二储能元件电连接,并接收能量发射装置发射的电能为所述第二储能元件充电;
所述显示器包括第一微处理器CPU、指示器、第一储能元件、第一无线能量传输模块以及与所述第一述微处理器CPU通信连接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指示器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CPU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CPU和所述指示器电连接并为其供电;所述第一无线能量传输模块与所述第一储能元件电连接,并接收能量发射装置发射的电能为所述第一储能元件充电;
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微处理器CPU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接收所述感应式传感器发送的电信号,得到相应输电线的带电信息,发送指示信号至所述指示器进行指示。
所述高压传感器为三只,分别安装在输电线的A、B、C三相线路侧。
所述高压传感器还包括有第二微处理器CPU,所述第二微处理器CPU分别与所述感应式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接收所述感应式传感器的电信号,得到相应输电线是否带电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所述显示器。
所述显示器还包括指示驱动模块,所述指示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CPU和所述指示器连接;所述指示驱动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微处理器CPU的指示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所述指示器进行指示。
所述指示器为指示灯,在所述指示驱动模块发送指示信号至所述指示灯时,所述指示灯亮。
所述显示器还包括报警驱动模块以及与所述报警驱动模块连接的报警器;所述报警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CPU和所述报警器连接;所述报警驱动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微处理器CPU的报警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胜太电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胜太电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68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