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封闭防护服内环境冷干洁净空气发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67399.7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5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代慈福;程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福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7/00 | 分类号: | A62B7/00;A62B7/10;A62B23/02;A41D13/005;A41D1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艳波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 防护服 内环境 洁净 空气 发生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全封闭防护服的内环境冷干洁净空气发生系统,用于解决作业人员穿戴全封闭防护服后,由于防护服内环境空气无法更新,人体发热出汗造成内环境空气质量差,在眼镜部位结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冷凝干燥单元、排热除水单元、制冷制热单元、送风单元及过滤单元;送风单元分别连通冷凝干燥单元和过滤单元,过滤单元与全封闭防护服内环境连通,空气能够在送风单元的驱动下,经过冷凝干燥单元、送风单元及过滤单元后进入全封闭防护服内;制冷制热单元设于冷凝干燥单元与排热除水单元之间,能够对冷凝干燥单元制冷,同时对排热除水单元制热;排热除水单元与冷凝干燥单元连接,用于接纳冷凝干燥单元产生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蒸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封闭防护服内环境冷干洁净空气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2020年新冠病毒的全球流行,使得医用防护用品的制造与使用面临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医护人员在治疗传染病人中,要穿戴不同等级的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服分为A、B、C、D四个等级。A-C等级的防护服,穿戴后都会造成短时间内身体出汗、在眼镜部位结露。同时,防护服上的连接部位,不能穿线缝隙,以防止病毒等传染源进入服装内部。医护人员穿着医用全防护服后,不到半个小时就会产生不适感,体力消耗巨大,而很多医护人员一坚持就是6至8小时,夜班甚至要坚持十几个小时,因此对防护服穿着的舒适性提出了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全封闭防护服的内环境冷干洁净空气发生系统,用于解决作业人员穿戴全封闭防护服后,由于防护服内环境空气无法更新,人体发热出汗造成内环境空气质量差,在眼镜部位结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冷凝干燥单元、排热除水单元、制冷制热单元、送风单元及过滤单元;
所述送风单元分别连通冷凝干燥单元和过滤单元,过滤单元与全封闭防护服内环境连通,空气能够在送风单元的驱动下,经过冷凝干燥单元、送风单元及过滤单元后进入全封闭防护服内;
所述制冷制热单元设于冷凝干燥单元与排热除水单元之间,能够对冷凝干燥单元制冷,同时对排热除水单元制热;
所述排热除水单元与冷凝干燥单元连接,用于接纳冷凝干燥单元产生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蒸发。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冷凝干燥单元包括第一布水槽、冷凝板及排水管,多块冷凝板平行排列于第一布水槽内,且垂直于第一布水槽设置,所述冷凝板上端通过顶板连接,下端开设有缺口,用于将相邻两块冷凝板之间的空间连通,第一布水槽两侧各设有一根排水管,一端与第一布水槽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排热除水单元连通,用于将第一布水槽内的冷凝水排入排热除水单元。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排热除水单元包括第二布水槽、散热板及布水管,多块散热板平行排列于第二布水槽内,且垂直于第二布水槽设置,所述散热板上端通过顶板连接,散热板上部开设有通孔,多根平行设置的布水管穿过所有散热板上部的通孔,布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一布水槽两侧的排水管连通,用于承接第一布水槽排出的水,所述布水管管壁设有多个排水孔,用于将第一布水槽排出的水排至散热板上蒸发,所述散热板下端开设有缺口,用于将相邻两块散热板之间的空间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冷凝板和散热板下端设有一个或多个缺口,且相邻冷凝板、相邻散热板上的缺口分别一一对应,多根布水管中的其中一根与所述排水管连接,其余布水管通过短管与该布水管连通,所述散热板上部通孔直径大于布水管外径,且布水管固定在散热板上部通孔的最高点处,所述排水孔位于布水管管壁最低点且与散热板相对的位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制冷制热单元包括制冷片及绝热海绵,所述绝热海绵两侧面分别与冷凝干燥单元的布水槽外底部和排热除水单元顶板上表面接触,绝热海绵中央设有通孔,所述制冷片设于该通孔内,制冷片的吸热面与冷凝干燥单元的布水槽外底部接触,用于对冷凝干燥单元制冷,散热面与排热除水单元顶板上表面接触,用于对排热除水单元加热,所述制冷片的上下表面均涂覆有导热硅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福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福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7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电子产品用振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井道施工电梯基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