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68896.9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0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张国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莆田市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5 | 分类号: | A61F5/055;A61M37/00;A61F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状腺 术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包括上颈托和下颈托,下颈托顶端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导柱,导柱的顶部至于上颈托内并与上颈托滑动插接,上颈托和下颈托之间的中部设置有对上颈托的位置高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第一锥形齿轮。本实用新型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转动旋拧头带动第二锥形齿轮发生转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带动调节螺杆发生转动,调节螺杆自传带动上颈托沿着导柱向上或向下运动,进而能够根据患者颈部的不同对上颈托和下颈托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操作较为简便快捷,在外层的收纳室内置入中草药,在内层的收纳室内置入暖贴,通过暖贴对中草药进行加热,能够对患者进行药敷,加快患者伤口的治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托,具体为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
背景技术
颈托是颈椎病辅助治疗器具,能起到制动和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尤其对颈椎间盘突出症、交感神经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更为适合。
根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822202826.2,申请日期:20181226)所公开的“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其结构为“由下颈托和上颈托组成,下颈托上有多个导柱,导柱插入到上颈托的卡槽内,下颈托和上颈托之间安装有升降装置,上颈托和下颈托的一侧有开口的通槽。这种甲状腺术后颈托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升降装置对上下颈托之间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满足不同颈部长度的患者使用,并且对高度进行调整,佩戴更为舒适,满足使用需求”,但在使用上仍有些不足,例如,在对上下颈托之间的位置高度调节时操作较为复杂,且只能对患者颈部起到承托作用,功能性较为单一。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包括上颈托和下颈托,所述下颈托顶端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的顶部至于上颈托内并与上颈托滑动插接,所述上颈托和下颈托之间的中部设置有对上颈托的位置高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调节螺杆的两端分别置于上颈托和下颈托内,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置于下颈托内并固定设置在调节螺杆的底端,且所述上颈托和下颈托的内侧分别可拆卸设置有布袋,所述布袋的内部通过隔离层分隔成两个收纳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螺杆的底部通过轴承与下颈托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顶部与上颈托螺纹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锥形齿轮和连接轴,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置于第一锥形齿轮的底部并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接轴固定设置在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穿过下颈托并置于下颈托的背侧,且所述连接轴置于下颈托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旋拧头,所述旋拧头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柱和调节螺杆的外部均相配合套设有可伸缩的柔性橡胶套,所述柔性橡胶套的两端分别与上颈托和下颈托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布袋的背侧设置有魔术贴刺面,所述上颈托和下颈托上分别设置有与魔术贴刺面相配合的魔术贴柔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收纳室分别与布袋的顶端相连通开设有开口,两个所述开口均通过拉链进行封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莆田市第二医院),未经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莆田市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88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凝器通风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桶装饮用水泵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