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材料输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69242.8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8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宣;杨普荣;谢建树;蓝宝凌;张杭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23/04 |
代理公司: | 常州盛鑫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59 | 代理人: | 刘燕芝 |
地址: | 364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材料 输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材料输送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力输送不仅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在安全方面也存在一定隐患的问题。一种建筑材料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箱,输送箱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套接有第一皮带轮,输送箱内腔设有两个第一轴承辊,两个第一轴承辊中的一个通过转轴与输送箱内壁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通过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配合使用,从而实现代替人工的输送方式,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可以实现针对不同高度的物料进行输送,对粉尘的收集处理,进一步保障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具有很高的经济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材料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是在建筑工程中所用的材料,建筑材料种类繁琐,大致可分为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分为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一般都由大型工业机械进行输送,非金属材料当中的天然石材、烧土制品、水泥、沙子等,通常小规模的都采用人力输送。
一般采用人力输送的方式,这一类往往存在很多弊端,人力输送不仅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在安全方面也存在一定隐患,且运用大型机械进行小规模运输,成本很大推广力度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材料输送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力输送不仅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在安全方面也存在一定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材料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箱,输送箱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套接有第一皮带轮,输送箱内腔设有两个第一轴承辊,两个第一轴承辊中的一个通过转轴与输送箱内壁转动连接,另一个贯穿输送箱侧壁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且两个第一轴承辊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缠绕连接,第一传送带一侧设有第二轴承辊,第二轴承辊贯穿输送箱侧壁且延伸部分上套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缠绕连接,输送箱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且输送箱一侧设有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的承载箱,承载箱内腔设有贯穿承载箱顶部的支撑柱,支撑柱上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辊,第二轴承辊与第三轴承辊之间通过第二传送带缠绕连接,第二传送带贯穿输送箱的侧壁,且第二传送带的输送箱中一端位于第一传送带底部,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承载盒,输送箱顶部嵌设有送料口。
优选的,承载箱的内腔一侧设有链条,链条内侧两端均设有链轮,且链条与链轮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两个链轮中的一个与承载箱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另一个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其中第一驱动电机与承载箱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承载箱的交接处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
优选的,链条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三角板,其中三角板的两个端点与链条的销轴转动连接,另一个的端点固定连接有长条凸块,三角板的中垂线长度与链条转角处的半径长度相等,长条凸块与支撑柱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支撑柱上部固定连接有出料框,且出料框位于第二传送带外侧的承载盒底部,出料框远离支撑柱的一侧连通有出料管,且出料管上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输送箱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输送箱内腔一侧设有与输送箱内壁固定连接的集气罩,收集箱顶部设有第一吸风管,第一吸风管的进风口贯穿输送箱侧壁与集气罩连通,且第一吸风管出风口贯穿收集箱顶部,收集箱远离输送箱的一侧设有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的风机,且风机的进风口与收集箱的侧壁通过第二吸风管相互连通。
优选的,收集箱内腔水平两侧均设有滑块,且两个滑块均通过滑轨与收集箱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粉尘滤网,且粉尘滤网底部连通有收粉管,收粉管贯穿收集箱底部且延伸部分上安装有卸灰阀。
优选的,第二吸风管的进风口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692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方位三维扫描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成分多点位取样监测系统中的摄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