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稳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70377.6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1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南;林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广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稳压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源稳压电路,包括:微分器,用于产生基准电压;响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准电压并生成初始电压;补偿模块,用于接收初始电压并生成补偿电压;放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补偿电压并输出补偿电流;其中,所述响应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补偿电流并生成输出电压。本实用新型通过补偿模块产生补偿电压后通过放大模块,放大模块将补偿电压进行放大后输出补偿电流至响应模块,则响应模块根据接收的补偿电流改变静态工作点,以将微分器的高频极点推到单位增益带宽外,从而减少负载切换时的过冲和下冲现象,以提高电源信号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源稳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持式电子设备层出不穷,因此高效率、低成本的电源管理芯片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其中,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由于电路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低功耗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手持电子设备朝着小型化、智能化和SOC系统化等的方向发展,则传统的线性稳压器已不再适合应用需求,因此出现了集成的无电容型线性稳压器电路(CAP_LESS_LDO),但是无电容型线性稳压器电路(CAP_LESS_LDO)相对传统的线性稳压器可以消除外接无源原件产生的寄生键合线性电感和电阻,还可以减少电感电磁等干扰,更加稳定可靠。但是无电容型线性稳压器电路(CAP_LESS_LDO)在负载切换时会产生较大的过冲和下冲现象,降低了电源信号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源稳压电路,能够减少负载切换时电源系统出现的过冲和下冲的现象,以提高电源信号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电源稳压电路,包括:
微分器,用于产生基准电压;
响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准电压并生成初始电压;
补偿模块,用于接收初始电压并生成补偿电压;
放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补偿电压并输出补偿电流;
其中,所述响应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补偿电流并生成输出电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稳压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补偿模块产生补偿电压后通过放大模块,放大模块将补偿电压进行放大后输出补偿电流至响应模块,响应模块根据接收的补偿电流生成输出电压,通过补偿电流改变原本的静态工作点,以将微分器的高频极点推到单位增益带宽外,从而减少负载切换时的过冲和下冲现象,以提高电源信号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源稳压电路,所述补偿模块包括:
转换单元,电连接于所述响应模块,用于将所述初始电压转换为第一电流;
补偿单元,电连接于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流转换为补偿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源稳压电路,所述响应模块包括:第一MOS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转换单元;
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电源;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源稳压电路,所述响应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一电阻之间,另一端接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源稳压电路,所述转换单元包括:补偿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0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的钢筋车丝长度及平整度测量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