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踏板防侵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71198.4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1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武飞;侯杰;张宇航;李印强;王安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06 | 分类号: | B60T7/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踏板 侵入 结构 具有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踏板防侵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本实用新型的防侵入结构设于仪表板横梁上,并用于限制车辆踏板向驾驶员一侧的位移,且所述车辆踏板防侵入结构包括与仪表板横梁固连的安装部,以及可拆卸的固定安装于安装部上的限位部,限位部具有连接单元和限位单元,连接单元的一端可拆卸安装于安装部上,连接单元的另一端向车辆踏板一侧延伸,限位单元固连于连接单元的延伸端上,且限位单元位于连接单元的一侧,并靠近车辆踏板的踏板臂而横置于踏板臂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防侵入结构能够在车辆碰撞时限制车辆踏板向驾驶员一侧的侵入位移,而可降低对驾驶员造成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踏板防侵入结构,同时本实用新型也涉及一种具有上述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碰撞力由前防撞梁挤压机舱中零部件,传递至车身前围板,会导致车身前围板产生巨大变形,车身前围向整车坐标X正向移动量过大,进而导致设置在前围板上的制动踏板发生向驾驶员一侧的后移,踏板位移量过大时便会对人体腿部造成伤害。同时,制动踏板移动时若撞击转向管柱电机,也容易导致转向管柱安装点位移量过大,从而影响主驾驶安全气囊的开启。因此,为避免因制动踏板后移量过大而对驾驶员造成伤害,有必要对碰撞中制动踏板的后移量进行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踏板防侵入结构,以能够限制车辆踏板向驾驶员一侧的侵入位移,而降低对驾驶员造成的伤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踏板防侵入结构,设于仪表板横梁上,以用于限制车辆踏板向驾驶员一侧的位移,且所述车辆踏板防侵入结构包括与所述仪表板横梁固连的安装部,以及可拆卸的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具有连接单元和限位单元,所述连接单元的一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连接单元的另一端向所述车辆踏板一侧延伸,所述限位单元固连于所述连接单元的延伸端上,且所述限位单元位于所述连接单元的一侧,并靠近所述车辆踏板的踏板臂而横置于所述踏板臂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单元和所述安装部插装相连,且所述连接单元通过螺栓副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单元的至少与所述安装部相连的一端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安装部的部分由所述连接单元的侧部插装至所述连接单元中。
进一步的,于所述连接单元和所述安装部上分别设有可对正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正交于所述安装部的插装方向设置,且所述螺栓副包括对应所述安装孔而固设于所述连接单元一侧的凸焊螺母,以及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的与所述凸焊螺母螺接的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副沿车辆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螺栓位于靠近所述驾驶员的一侧,且所述螺栓的头部低于所述凸焊螺母设置,所述螺栓的轴线与车辆高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在50°-6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焊接固连于所述仪表板横梁上,且于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供所述仪表板横梁部分嵌入的仿形槽。
进一步的,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限位部至少其一上开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限位单元的面对所述踏板臂的一侧设有可供所述踏板臂嵌入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踏板为制动踏板,所述连接单元位于车辆中转向助力电机的一侧,且于车辆长度方向上,所述连接单元和所述转向助力电机之间不重叠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踏板防侵入结构,利用靠近并横置于车辆踏板的踏板臂一侧的限位单元,在车辆碰撞时可对车辆踏板向驾驶员一侧的侵入进行限位,由此能够限制车辆踏板向驾驶员一侧的侵入位移,而可降低对驾驶员造成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同时也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中即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辆踏板防侵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11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