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透临时导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75648.7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2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威;张晶晶;黄宁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时 导管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透临时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有第一纱网,第一纱网上设有导管根部固定板,导管根部固定板上设有导管根部固定孔,导管根部固定板上设有锥形螺旋弹簧杆,第一纱网的一侧经弹性绷带连接有第二纱网,第二纱网连接有第一魔术贴,第一纱网的另一侧经弹性绷带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颈部与导管接触的地方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从根本上减小或避免颈部上方血透临时导管的发生摆动,固定效果好,且颈部与导管接触的地方或颈部上方血透临时导管消毒简单方便,使用过程中病人颈部的舒适性好,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血透临时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血透过程中需要建立临时导管,血液透析临时导管作为重要的过渡血管通路方式,具有置管迅速,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是在血透临时导管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血透临时导管建立后是采用无菌纱布包裹后,颈内静脉临时血透导管置于皮肤之外的部分仍然较长,约为12.5cm,造成导管固定不稳定,导管容易发生摆动,牵拉到导管导致伤口出血及感染,因此为了患者的健康及使用方便,需要对颈内静脉临时血透导管进行固定,但若单纯使用透明敷贴或胶带进行固定,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由于固定件失去粘性使导管松动,固定效果不佳。
而现有技术中存在有血透临时导管固定带,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血透临时导管固定带固定复杂,固定后病人颈部的舒适度较差,而血透临时导管固定带只能对颈部与导管接触的地方起到固定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小或避免颈部上方血透临时导管的发生摆动,牵拉到导管导致伤口出血及感染,存在固定效果差,且消毒时,由于血透临时导管固定带拆卸复杂,消毒麻烦;对于血透临时导管的固定,还可以将口罩剪一个洞,穿过血透临时导管,然后将口罩的拉绳系在颈部上,但是存在病人颈部的舒适性差,且同样的只能起到对颈部与导管接触的地方起到固定的作用,并不能减小或避免颈部上方血透临时导管的发生摆动,牵拉到导管导致伤口出血及感染,这种方式也存在固定效果差,使用不方便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透临时导管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颈部与导管接触的地方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从根本上减小或避免颈部上方血透临时导管的发生摆动,固定效果好,且颈部与导管接触的地方或颈部上方血透临时导管消毒简单方便,使用过程中病人颈部的舒适性好,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血透临时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有第一纱网,第一纱网上设有导管根部固定板,导管根部固定板上设有导管根部固定孔,导管根部固定板上设有锥形螺旋弹簧杆,第一纱网的一侧经弹性绷带连接有第二纱网,第二纱网连接有第一魔术贴,第一纱网的另一侧经弹性绷带连接有第二魔术贴。
前述的血透临时导管固定装置中,所述导管根部固定孔位于锥形螺旋弹簧杆的下端面中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5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蛙油冻干粉出料螺杆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玻璃钢桶槽的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