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道探伤的无损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76322.6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3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顾娜;郭亚琴;季肖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G01N2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探伤 无损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探伤的无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壳和扬声器,所述检测机壳的上侧表面安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左侧设置有操作按键,所述检测机壳的前侧端安装有数据传输口,且检测机壳的前侧端安装有固定握把,所述储存条的右侧固定有超声波开发板,且超声波开发板的底侧固定有电池板,所述标记钮杆的右侧设置有弹簧,且标记钮杆的下侧末端连接有下压杆,所述下压杆的中间位置连接有标刻杆,所述标刻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超声波探头。能够通过超声波探头关于标刻杆让其通过两检测组件的同一位置探测的交替使用进行数据对比,且能够避免组件损坏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同时可通过对两组数据的综合处理提升结果的精准度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管道探伤的无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当超声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该实用针对管道探伤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改进使其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市场上的检测装置使用过程中,在探测过程中可能因磨损对探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探测时需进行探测记录和面板操控需要消耗较多精力,将探头拿起后再进行标记对已测结果容易产生位置判定的错误,探测数据不便于记录需要多测移动探测,探测区域易产生重叠耗费时间增加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管道探伤的无损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探测过程中可能因磨损对探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探测时需进行探测记录和面板操控需要消耗较多精力,将探头拿起后再进行标记对已测结果容易产生位置判定的错误,探测数据不便于记录需要多测移动探测,探测区域易产生重叠耗费时间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管道探伤的无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壳和扬声器,所述检测机壳的上侧表面安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左侧设置有操作按键,所述检测机壳的前侧端安装有数据传输口,且检测机壳的前侧端安装有固定握把,所述固定握把的后侧设置有连线端口,且连线端口的左侧连接有收缩线,所述收缩线的末端安装有探测推车,所述扬声器安装于检测机壳的内部,且扬声器的前侧安装有储存条,所述储存条的右侧固定有超声波开发板,且超声波开发板的底侧固定有电池板,所述探测推车的上方固定有推把,且推把的上侧面安装有标记钮杆,所述标记钮杆的右侧设置有弹簧,且标记钮杆的下侧末端连接有下压杆,所述下压杆的中间位置连接有标刻杆,所述标刻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超声波探头。
优选的,所述检测机壳与固定握把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数据传输口贯穿于检测机壳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探测推车与收缩线之间为螺纹连接,且连线端口与收缩线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存条与超声波开发板之间为焊接连接,且扬声器通过导线与超声波开发板之间构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压杆与标刻杆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标记钮杆与弹簧之间构成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探头关于标刻杆的竖直中心线对称,且超声波探头与探测推车之间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用于管道探伤的无损检测装置设置有检测机壳与固定握把,能够通过检测机壳与固定握把让其将手放入把握孔槽内四指与机壳底接触大拇指与机壳操作面板接触,且能够通过单手持握的方式便于操作,设置有数据传输口贯穿于检测机壳,以便于将储存的测量信息进行传输防止内部数据丢失,能够通过探测推车与收缩线让其通过滚动移动的方式与管壁贴合以避免探头与管道表面的直接接触,且能够减少与管道接触产生的摩擦降低探头移动时产生的磨损同时线材可根据实际使用距离进行拉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理工学院,未经南通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6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井强制水驱工艺压力脉动注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湿机的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