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试样高度预调整的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77234.8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41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梁;韦旎妮;娄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展未微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251 | 分类号: | G01N23/2251;G01N23/2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扫描 电子显微镜 试样 高度 调整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显微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试样高度预调整的工具,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载台,底座的一侧竖直安装有固定标尺,固定标尺为顶部开口且内部中空结构,固定标尺的顶部插接有延长段,延长段和固定标尺的外壁均设置有刻度线,底座的中心处开设有插孔,载台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为圆柱体结构且底端与插孔插接配合,固定座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顶部开口,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该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试样高度预调整的工具能够带动平台上下移动,能够对平台的高度进行上下微调,保证上下移动的精准,能够保证平台升降稳定不会晃动,能够实现对样品高度的精确识别,便于控制显微镜与样品间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显微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试样高度预调整的工具。
背景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介于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之间的一种观察手段。其利用聚焦的很窄的高能电子束来扫描样品,通过光束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来激发各种物理信息,对这些信息收集、放大、再成像以达到对物质微观形貌表征的目的。
现有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与试样之间的工作距离以及试样上表面与极靴之间的距离,有是有严格的要求,然而对于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块状试样在上样前需要估计试样放置在电子显微镜腔体内的初始工作距离。如果试样高度过高,试样有可能与电子显微镜的极靴发生碰撞而对设备造成损坏;如果试样高度过低,试样有可能无法调整到理想的工作距离,从而影响拍摄分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试样高度预调整的工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试样高度预调整的工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载台,所述底座的一侧竖直安装有固定标尺,所述固定标尺为顶部开口且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标尺的顶部插接有延长段,所述延长段和固定标尺的外壁均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底座的中心处开设有插孔,所述载台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圆柱体结构且底端与插孔插接配合,所述固定座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顶部开口,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贯穿固定座的外壁且紧密焊接有平台,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调节转盘,所述调节转盘的一侧紧密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固定座的外壁且紧密焊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轴心处设置有螺纹口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侧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固定座的内部上方位于螺纹杆的两侧对称紧密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端能够将第二锥齿轮的外侧顶部压紧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标尺的顶部一侧外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一端能够将延长段的外壁压紧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杆的底端紧密焊接有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顶部表面紧密粘接有防尘垫。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的中部与固定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锥齿轮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紧密焊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标尺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一侧外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试样高度预调整的工具通过螺纹杆转动能够带动平台上下移动,其中通过调节转盘能够对平台的高度进行上下微调,保证上下移动的精准,且通过限位板能够保证平台升降稳定不会晃动,此外通过固定标尺能够实现对样品高度的精确识别,便于控制显微镜与样品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展未微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展未微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7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