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辅助出模机构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79337.8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0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朱进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胜利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B21D37/10;B21D4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辅助 机构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出模机构的模具,属于模具结构领域,包括上模具主体,所述下模具主体的顶部表面设有两个导杆,所述上模具主体分别与两个导杆滑动连接,所述下模具主体的底部通过安装座配合螺栓固定在操作台的表面,所述气缸的表面通过螺钉与安装框架连接固定,所述气缸通过活塞杆配合直线轴承滑动穿过操作台的表面,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通过键与顶板键连接,所述顶板的表面与设置在下模具主体上的开口槽内壁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模具与下模具配合导杆来组成基本的成型结构,通过气缸驱动活塞杆带动顶板将产品进行推送,以便于进行后续的出模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辅助出模机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
常见的模具一般仅由上模具与下模具组成,配合导杆执行成型动作,但此类结构较为单一,在完成成型工作后,需要人工进行出模工作,可能会因操作不当而对成型后的产品造成轻微的磨损,影响成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辅助出模机构的模具,通过上模具与下模具配合导杆来组成基本的成型结构,通过气缸驱动活塞杆带动顶板将产品进行推送,以便于进行后续的出模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辅助出模机构的模具,包括上模具主体、下模具主体和气缸,所述下模具主体的顶部表面设有两个导杆,所述上模具主体分别与两个导杆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具主体的顶部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有安装板,所述下模具主体的底部设有开口槽,所述下模具主体的底部通过安装座配合螺栓固定在操作台的表面,所述操作台的底部焊接有两个安装块,所述气缸的表面通过螺钉与安装框架连接固定,所述安装框架通过连接件配合螺栓分别与两个安装块连接固定,所述气缸通过活塞杆配合直线轴承滑动穿过操作台的表面,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通过键与顶板键连接,所述顶板的表面与设置在下模具主体上的开口槽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安装有四个支架,四个所述支架的底部均设有支脚。
优选的,四个所述支脚的底部均铺设并粘接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厚度为5mm~8mm。
优选的,两个所述导杆上均装配有直线轴承,所述上模具主体通过两个直线轴承配合滑动安装在两个导杆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导杆的顶部均套接有限位边,所述限位边为PVC塑料材料制成的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为钢结构材料制成的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模具与下模具配合导杆来组成基本的成型结构,在下模具主体上开设开口槽,并通过顶板来进行封闭,使得上模具与下模具完成配合进行成型后,通过气缸驱动活塞杆带动顶板将下模具主体中的成型产品进行推送,使得产品的顶端表面能够伸出下模具主体,以便于进行后续的出模工作,有效提高了整体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板上升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具主体与气缸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具主体;2、下模具主体;3、导杆;4、限位边;5、安装板;6、安装座;7、开口槽;8、顶板;9、活塞杆;10、气缸;11、安装框架;12、连接件;13、安装块;14、操作台;15、支架;16、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胜利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胜利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93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通阀芯
- 下一篇:一种有机肥自动封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