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子筛灌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79368.3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0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熊峰;熊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亮达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08 | 分类号: | C03C27/08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罗茶根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筛 灌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子筛灌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子筛灌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子筛灌装机成本较高,传统分子筛灌装耗费人力,效率较低的问题。一种分子筛灌装机,包括工作框,工作框的顶部设置有承重板,工作框的下部开设有T型槽,工作框的内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配合T型槽使用的滑块,电动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铝框,承重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配合铝框使用的打孔机,承重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子筛罐,承重板的顶部远离打孔机的一侧设置有封胶压送气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完成对铝框的分子筛灌装,相对于传统分子筛灌装还可以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子筛灌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子筛灌装机。
背景技术
中空玻璃是用两片(或三片)玻璃,使用高强度高气密性复合粘结剂,将玻璃片与内含干燥剂的铝合金框架粘结,制成的高效能隔音隔热玻璃。铝合金框架中灌注分子筛可以同时吸附中空玻璃中的水分和残留有机物,使中空玻璃即使在很低温度下仍然保持光洁透明,同时能充分降低中空玻璃因季节和昼夜温差的巨大变化所承受的强大内外压力差,中空玻璃分子筛也解决了中空玻璃膨胀或收缩而导致的扭曲破碎问题,延长中空玻璃的使用寿命。而铝合金框架一般是在折弯成型后灌注分子筛。
现有的铝合金框架分子筛灌装,一般采用分子筛灌装机对铝合金框架进行灌装或者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打孔,灌注,封胶。
但是,现有的分子筛灌装机造价较为的高昂,往往不能大众化,而且会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增高,经济效益降低,采用传统的分子筛灌装方式,往往比较耗费人力,工作效率较低,因此亟需一种分子筛灌装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子筛灌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子筛灌装机成本较高,传统分子筛灌装耗费人力,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子筛灌装机,包括工作框,工作框的顶部设置有承重板,且承重板的两侧与工作框顶部内侧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工作框的下部开设有T型槽,工作框的内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配合T型槽使用的滑块,电动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铝框,承重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配合铝框使用的打孔机,且打孔机的两个打孔头贯穿承重板的顶部,承重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子筛罐,且分子筛罐的底部贯穿承重板的顶部,并且分子筛罐底部的延伸端连通有阀门,阀门的底部连通有三通管,且三通管的两端均连通有第一软管,承重板的顶部远离打孔机的一侧设置有封胶压送气缸,封胶压送气缸底部连通有进料箱,且进料箱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并且进料箱的底部与承重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进料箱的两侧均连通有第二软管,且第二软管的一端贯穿承重板的顶部,两个第二软管上位于工作框内侧一端均贯穿连接板的表壁且延伸端均连通有配合铝框使用的伸缩封胶头。
优选的,工作框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与工作框的内侧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打孔机的两个打孔头一侧与固定板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且铝框位于打孔机的两个打孔头之间。
优选的,铝框的外壁四个拐角中的其中一个拐角外壁套接有直角固定板,且直角固定板的底部与电动伸缩杆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并且直角固定板的直角处与电动伸缩杆的顶端之间相互垂直,铝框四个拐角中与直角固定板相对的一个拐角内侧固定连接有直角支撑板。
优选的,工作框的内侧设置有承载板,且两个连接板的一侧与承载板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并且承载板的顶部与工作框的内侧顶部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工作框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优选的,打孔机的两个打孔头与三通管的中心位置水平对齐,且三通管的中心位置与连接板的中心位置水平对齐,且打孔机、分子筛罐和封胶压送气缸之间从左往右依次排列。
优选的,电动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亮达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亮达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9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